第355章 廷爭-《太白紀(jì)略》
第(2/3)頁
這個武昌郡王初回江左,豈能明白這里面的精髓?
可憐他既以謙遜躲過了老丞相三番五次的設(shè)計(jì),又以不落痕跡的挑撥打開二桃殺三士的局面,明明勝券在握了,偏偏卻在最不該爭斗的時候跳了出來!
司馬白等若把自己跳回了廷議起點(diǎn),還不如一開始就步進(jìn)老丞相圈套,雖然落點(diǎn)面子,但總能得到點(diǎn)實(shí)惠。這下好了,一旦被那三個大佬聯(lián)手掛起,只能啞巴吃黃連了,偏偏大家分利還是靠著他名頭,好大一個暗虧!
這個執(zhí)掌京師幾乎所有兵權(quán)的中領(lǐng)軍倒是讓司馬白刮目相看,心道難怪庾亮要安排此人在京師維持周旋,確實(shí)是有真才實(shí)干的。
不過也更有趣一些!
“極是,極是,此內(nèi)憂外患確為燃眉之急,”司馬白拍了拍巴掌,接過話茬,“有道是關(guān)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險(xiǎn),兵鋒之勝難破眾志之城,京師或穩(wěn)或危,歸根結(jié)底,在于民心軍心,不知諸君贊同否?”
“國難初平,動蕩仍在,民心思安,再經(jīng)不起任何災(zāi)禍,而軍心思定,再也打不動一場仗了,以某愚見,若要得這安定二字,說難是難,說易也易。”
有人神色上已露鄙夷,這種擺高調(diào)弄玄虛在江左都是司空見慣的,乃是清談最常用的方法,后面拋出的見解多半平平無奇,無非是想引人矚目罷了。何況什么民心軍心這些冠冕堂皇的東西,和滿殿眾臣在意的事情,根本是兩碼事。
庾濟(jì)更是暗笑,大家現(xiàn)在正談生意,這司馬白出力最大卻偏偏只他蒙在鼓里。
“安撫民心乃吾輩之責(zé),軍隊(duì)不想打仗卻也要看羯虜允不允,今日議的就是如何安定,武昌郡王既有高見,不妨賜教一二。”
“六個字,只賞功,不罰過。”
司馬白伸了伸手指,仍是一臉認(rèn)真,仿佛確然迂直一般,但矩相所望,一殿眾人心思神色變化哪里能逃掉絲毫?
他自顧說道,
“賞功倒可以暫議,免罪卻需即刻,某之愚見,便是謀反首惡,也都先一律赦了吧,如此降兵必安!”
只賞功,不罰過?
要以赦免降兵謀反大罪換取穩(wěn)定?
六個字一出口,大殿又是一片安靜,眾臣只覺匪夷所思,無不面面相覷。饒是滿殿重臣宦海沉浮一輩子,這種荒唐話還真是頭一次聽到,尤其說的如此光明正大。
倘若赦了降兵,這到嘴的鴨子不就飛了?
庾濟(jì)一怔,隨即大笑:
“荒唐啊荒唐,從古至今這賞罰分明方是正道綱常,還沒聽說有罪不論能夠安定人心的?若人心如此可安,還要律法做甚?還有公理可言?武昌郡王此法豈非助長犯奸作惡?!何來安定人心...嘶...”
正自滔滔不絕貶斥司馬白的庾濟(jì)戛然而止,仿佛被人掐住了喉嚨,一肚子話硬生生咽了回去,眼珠子轱轆亂轉(zhuǎn)只張嘴卻沒了聲音,竟一個字也罵不出來了。
他顯然是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
方才司馬白所說,不止民心,還有一個軍心。
那六個字,不止是針對降兵!
北伐大業(yè)躊躇滿志,結(jié)果打的山河破碎差點(diǎn)亡國滅種,尚書令征西大將軍庾亮該追究什么罪失?西軍上上下下一眾將帥又該當(dāng)何罪?死了的怎么論罪,活著的又該怎么論罪?!
黃石灘大捷怕是也不能盡遮西軍之前的一敗涂地吧!
其實(shí)大晉朝江左以來,對庾亮這等位極人臣的這些權(quán)貴,倒還沒有深咎罪責(zé)的先例。庾亮固然難辭其咎,可各方說說情掉掉眼淚,再以一個黃石灘大捷倒也能敷衍過去。
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大家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般沒人會也沒人敢去抓著深咎不放。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江安县|
遵义县|
达州市|
贵溪市|
大安市|
尼勒克县|
盐源县|
大余县|
区。|
奉新县|
隆林|
武汉市|
太保市|
遂川县|
隆化县|
息烽县|
新龙县|
烟台市|
海兴县|
榕江县|
乐清市|
夏津县|
曲沃县|
泰来县|
饶河县|
二连浩特市|
巴中市|
全州县|
大竹县|
疏附县|
收藏|
安阳县|
宜城市|
肇庆市|
西华县|
阜城县|
麻阳|
唐海县|
宜川县|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