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現在在青海,而且她在信里跟我說準備在青海呆半年。” 嚴氏說道:“這事說起來容易,但操作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 清舒覺得這事并不麻煩:“夏嵐自幼學畫這幾年也一直在外面游歷,跟夏家的事沾不上邊。而且她又在幾千里之外,我想哪怕知道這事有貓膩,也不會有人閑得無聊跑去青海查這事。” 嚴氏想了下道:“你可以將這個方法告訴夏嵐,至于她要怎么做由她自己決定。也許她不愿隨便嫁人而要與家人共患難。” 封小瑜進屋的時候聽到最后這句話:“什么不嫁人要與家人共患難。” 清舒將她想的法子說了。 封小瑜聽完看著世子夫人說道:“娘,夏嵐腦子又沒壞怎么會做這樣的蠢事。” “泰昌年間的那位趙姑娘,她就做了這樣的選擇。” 世子夫人說的這個趙姑娘,乃是泰昌年間一位姓趙的御史的幼女。這姑娘一手琵琶彈得非常好,連當時的皇后娘娘聽了都贊賞不已,可惜在她十六歲那年家里出了事。趙姑娘的未婚妻表示愿娶她進門,可趙姑娘不僅不愿嫁還與未婚夫當場退親。她與家人一起進了監牢,然后死在流放的路上。 清舒說道:“夏嵐的夢想是成為大畫師。若是死了夢想就成空了,所以她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要夏嵐是這般一個古板死腦筋的人,也不會一直在外游歷而不回來了。 封小瑜贊同這話。 嚴氏見兩人意見一致,說道:“既如此,那你們立即找個可靠的人給夏嵐送信。若要嫁人,就讓她在最快的時間內嫁了。” 見封小瑜要開口,嚴氏說道:“不能派國公府的人。我們府如今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但凡有些風吹草動外人都知道。” “清舒,你也不能派身邊的人去。眼紅你的人不少,你也得小心行事。” “這也不行那也不成,娘,那你到底要我們怎么辦?” 嚴氏上說道:“你們想幫夏嵐我不攔著,但這事得你們自己想辦法,不能動用家族的力量。好了,我還有事要處理,你們出去吧!” 封小瑜帶著清舒去了她的院子,坐下后說道:“實在不行,我們去去找個退役的老兵去送信。” 主要這事要隱秘不能透了消息,所以得找個信得過的人。 清舒搖頭道:“不行。要被別有用心的人抓住了,那可就給鎮國公府招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