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去東宮的路上,鄔夫人笑著與清舒說道:“太子妃是個很溫和的人,等會見到你也別害怕。” “不會的。” 她又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不至于見到太子妃都膽怯。不過清舒有些奇怪地問道:“干娘,張家的大姑娘跟大爺在外風評挺好的。這個張漪跟他們一母同胞,怎么感覺不像是一個親娘生的。” 張漪品行不端為人狠毒,這位張夫人作為母親不僅不約束女兒的行為反而還縱容,也是讓人一言難盡。 鄔夫人解釋道:“那是你年輕,有些事不知道。當年張家老太爺與宋老太爺兩人是同窗好友,當年同時兩家一起來京后一起考中進士。很巧的是,兩人的妻子又同時懷孕,兩人覺得雙喜臨門就約定若是男女就結為夫妻。若都是男孩跟女孩,那就結為姐妹或者兄弟。” “后來張家生下了兒子,宋家生了女兒,兩家交換了信物定了娃娃親,誰料宋老太爺外放不到兩年得了一場病去逝了。宋氏的親娘帶著她回了老家,一年后將她留在了宋家自己改嫁。十三年后宋氏帶著婚書來要求張家履行婚約,張老夫人當時不同意。可張老太爺是個信守承諾的人,不顧張老夫人的強烈反對還是讓兒子娶了她。” 清舒想著封小瑜總與她說要結娃娃親,不由打了個冷顫:“后來就娶了?” “嗯,成親以后她很快就有了身孕。不過張老夫人覺得她品性不端,就將她前面生的一兒一女抱到膝下養了。等張漪出生的時候,張老夫人的身體大不如前所以就姜孩子留在了宋氏身邊有她親自教養。” 清舒有些唏噓。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就因為教養的人不一樣,品性就一個天一個地。 鄔夫人也有些感慨,說道:“我跟你祖母都很疼愛果哥兒,但也知道孩子還是需要嚴加管教的,所以哪怕心疼教養的事還是交給你三哥三嫂我跟你祖母不會插手。清舒,以后孩子生下來以后你們要用心教導,不然不僅害了孩子你們自己晚年也不得安寧。” 清舒笑著說道:“干娘,我記下了。” 到了東宮早有宮人在門口等候,然后兩人坐了軟轎進了東宮的后宅。下轎子的時候有一個穿著靛青色的女官走上來,迎了她們進屋。 掀開簾子走了進去,清舒發現里面都是青啊灰色等顏色比較深沉的物件。雖說守孝不能有艷麗的東西,但這也太素淡了。別說住了,看著都覺得壓抑。 沒一會,就有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響起。清舒不由抬頭看去,就見一個穿著紫檀色織錦鳳紋鍛邊宮裝的婦人走了過來。如鄔夫人所說,太子妃看起來是個很溫和的人。 清舒跟著鄔夫人行了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