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錯,這艘船,當然也不是什么普通的船。 白石記得這上面,會發生一起連環殺人案。 二十年前,影子計劃師葉才三帶著他的三個同伙搶劫銀行,這個過程中,他們誤殺了一位名叫鮫崎美海的銀行職員。 葉才三一向只搶劫,不殺人。得知那名職員不治身亡后,他打算去自首。另外三個同伙當然不答應,搶先一步將他射殺墜海。 之后,同伙們將搶來的錢存進了一家銀行的保險柜。要想取出存款,需要有印章、鑰匙、簽名這三樣東西。 他們三人一人負責一個,打算等上20年,時效一過,就取出錢來分贓。 二十年后——也就是最近——負責簽名的鯨井定雄在報紙上刊登了廣告。 他打算引來并殺死自己的兩名同伙,再從同伙身上拿到鑰匙和印章,獨占搶來的錢財,順便借這一系列巧妙的殺人計劃,證明自己策劃犯罪的才能并不比葉才三差。 之所以在廣告上使用“古川大”的落款,是因為鯨井定雄覺得,這是葉才三愛用的假名,另外兩個同伙看到就懂了,而社會大眾卻不懂其中的奧妙,非常方便用來暗中召集同伙。 但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假名,其實是用“葉才三”橫過來后的“古”“大”“川”三個字,重新組合成的名字。 所以,看到這一則廣告后,除了鯨井定雄的兩個同伙,其他相關人員也都紛紛混上了船——比如葉才三的女兒,比如當年負責這起案件的鮫崎警官,再比如亡者鮫崎美海的男朋友等等。 另外,由于殺人計劃的某一個環節,還需要有一名偵探,所以鯨井定雄又匿名寄信,請了一位大阪的偵探。 這次的兇手和被害人互掐,屬于歹徒內斗,白石并沒有接到拯救他們的任務。 但在這一起連環殺人案之外,還有另一個人在搞事——鮫崎美海的男朋友。 鮫崎美海死后,他辭去銀行的工作,一路追查兇手。 這次,看到“古川大”的廣告之后,他有一種能大仇得報的預感,所以帶來了一大箱定時炸彈,打算一旦確認仇人在船上,就用炸彈跟他們同歸于盡。 白石正努力回憶著案情,忽然看到一個人匆匆沖上船,把手里沉重的公文包放到地上,粗喘著擦汗。 白石看著這個老實人,又看了看他特征明顯的公文包,心想還真是不經念叨——這應該就是那位帶炸彈的狠人了。 路過他時,白石順手往男人身上撒了一枚發信器,方便弄清他的房間在哪,之后也好做任務。 安室透看了一眼,有些疑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