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同的年代拍戲有不同的態度,后世那種快節奏到參演人員連臺詞都沒花心思去記,上場后用一二三四五等數字來代替,其只負責賣一張臉,臺詞全靠配音老師后期補救的人很難想象,為了一個場景,為了不到一分鐘的鏡頭會一遍又一遍的拍個三五十次。 從早上拍到中午,又從中午拍到下午,歷時近十個小時,才終于在許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后才收工。 江武搬個馬扎來到許昂身邊坐下,說道:“別人拍戲都是先易后難,開機后的前幾場戲盡量挑難度簡單的上,以圖博個好彩頭。你倒好,先撿困難的拍,這可把人折騰得夠嗆。” 一個劇組那么多人,人與人之間的默契需要培養,否則很多效果都難以拍出來。這個培養默契的時間就是磨合期。 再專業的劇組都需要一定時間來磨合,所以有經驗的導演才會在一開始撿簡單的來拍。 很少有人像許昂這樣,一上來就開大。 “別人是別人,我是我。” 許昂隨口答著,他把拍到的畫面又重新看了一遍。 然后,他讓江武來看看。 “怎么樣?” 江武豎起大拇指:“沒得說。” 許昂說道:“我也是這么認為。本來我以為需要花個三五天才能得到我想要的,沒想到他們只花了一天時間,看來公司里招的人足夠專業。” “加入公司雖然不如跑單幫自由,但勝在穩定,不會饑一頓飽一頓,很多破事也能由公司去應付。并不需要自己操那么多的心,只需要專心干好本職工作就行。我們給的待遇也是國內頂流,人才不往我們這跑才是怪事。” 江武說著又抱怨:“都怪江文那小子,公司內最好的那一撥人被他搶先一步,去高麗拍他的破電影。上面審核都沒給他過,讓他改劇本,這小子愣是不聽。仗著自己在高麗有熟人,居然跑到高麗去搞合拍了。” 許昂清楚江武說的是哪一部戲,也明白江武提這個事的心思。 不就是擔心我因此對江文有意見,不想讓我們之間生了嫌隙么,哪用得著這樣,我又不是小氣的人。 其實江文和江武也了解許昂,清楚許昂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對他們不滿,但人許昂不介意是一回事,他們不能因為別人不介意就不在意,該他們做的他們得做好,這樣大家的友誼才能長久。 許昂悠悠的說道:“《紅日照常升起》是我寫的。武哥,你又不是不知道,但凡創作者最不喜歡的就是改自己的作品。文哥要真拿著劇本來讓我改文,我會讓他思想有多遠就給我滾多遠。” “哈哈,就該這樣對那家伙,讓他滾一邊涼快去。” 江武拍手叫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