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秋少寒離去的背影,沈耘內心五味雜陳。 人總是一種矛盾的生物,有時候渴望著獨立,卻害怕失去依靠。有時候明明已經能力闖出一片天地,卻還是喜歡背靠風平浪靜的港灣。 沈耘忽然覺得,自己現在是行動的壯年,思想的幼年。 在利西比亞傍晚二十一度熏得游人醉的晚風中,沈耘忽然挺直了身體,對秋少寒的背影,莊重地敬了軍禮。 車隊里有兩個政府的政要,因此沿路都有雙方武裝力量暗中的保護,倒是也沒有出現什么意外。 只是這行程嘛,就有些緩慢了。 等沈耘他們到達候夫拉維和營地的時候,潘光早已經帶著人手將營地修建完成了。 依舊是原汁原味的套路,精美的活動板房甚至一度吸引了候夫拉城中的平民過來圍觀。 這等速度自然讓利西比亞兩方政府的官員們暗自咋舌。 而麥瑟爾等一干維和部的成員則以一副城里人的姿態看著這些官員。維和營工兵的本事,他們早就在視頻中見識過了。 現在雖然帶著幾分好奇,但是已經不覺得新鮮。 長長的車隊引起了更多平民的注意,趁著這個機會,秋少寒跟兩方政府的首腦商談之后決定,就在維和營門口,對外公布華夏維和部隊進駐的消息。 沒有大紅的綢緞遮蓋維和營的門牌,也沒有禮花和鞭炮來慶賀營地的落成,只是隨行的兩方政府的喉舌利西比亞自由臺和利西比亞人民臺,以及華夏等個別幾個國家臺的記者,扛著攝像機開始錄像。 發言總是要有個先后,在雙方達成的默契中,率先發言的是新政府的副總理卡杜比。 環視著眼神中帶著好奇和驚懼的候夫拉平民,卡杜比以溫和的語氣宣布: “親愛的候夫拉同胞,你們好。或許你們不認識我,但是這并不重要。今天,我代表新政府正式向大家宣布,經過與救國政府的友好協商,我們暫時請求華夏派駐維和部隊,對候夫拉的局勢進行控制。” “華夏與利西比亞有著悠久的外交歷史,是具有友好關系的經貿合作伙伴。華夏軍人的到來,相信能夠為候夫拉的局勢帶來嶄新的變化。”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