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啄木鳥計劃,是北極熊的前身進行的一次氣象試驗。 近五十年前,該國忽然不斷向外發射能量強大的低頻電波。這種電磁信號的主要頻率范圍集中在非常危險的10HZ頻段,從到17.5HZ內上下變換。 它的信號在每秒內數次進行脈沖調制,因此聽起來像啄木鳥發出的聲音。 而經過長時間對信號的偵測觀察,西方國家的無線電報務員們發現電波不停地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斷層,使高空的氣流改變路徑,并且將正常天氣變化氣流前鋒阻斷。 高空氣流的路徑改變,從而引發的氣象因素變動,不僅使得該空域成為危險地帶,還有可能讓該地區數月之內無法進行降雨。 正因為其引發的后果非常惡劣,因此早就被世界氣象學會列為危險計劃。 雖然不明令禁止,但也絕對不提倡有人繼續去研究他。 這位教授非常大膽,他研究的方向并不是進一步擴大啄木鳥計劃的破壞性,而是提高其可操控性。 試想某地如果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有大量的降雨,降雨量嚴重超出水利設施的承受能力,那么是不是可以在雨水足夠的情況下,對高空氣流進行有限度的干擾。 天不再下雨,而后果僅僅是一個比較可以接受的限度內不再降雨。 這樣一來,對于局部區域來說,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 晁亞信看重的并不是這一點。 造福一方的事情,他們倒是希望多干點。但當下金陵也確實不需要一直晴朗的天氣。 他想要利用的,是低頻波讓高空氣流形成斷層之后,引發的強烈的電磁現象。 而在論文的簡潔當中,明確指出當前研究的成果,已經可以設定低頻波的破壞力和泡壞范圍。 有這個破壞范圍,那一切都好辦了。 晁亞信并沒有立刻心滿意足,他知道,既然找到了第一份寶藏,那么就還有第二,第三份。 灼熱的目光再次投向手中的名單,晁亞信的干凈更足了。以他作為將軍的眼光,迅速在這繁雜的文字中甄別著對此次對抗有用的信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