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梁健從包廂走的時候,跟董斌要了那張圖紙,倒也不是想從其中發(fā)現(xiàn)點什么,只是想留個證明,證明董斌曾經(jīng)說過這些話。 可是,出了門后,梁健一個人往局里走的時候,越回味就越覺得有些不對勁。最不對勁的地方就是,董斌太客氣了。 垃圾焚燒發(fā)電站項目是屬于公私合營,有點類似半國企的性質(zhì)。董斌能拿下這個項目,說明他的背后是有些能量的。現(xiàn)在項目有些問題,被梁健抓住了把柄,董斌有求于梁健,客氣是正常的,能想象的,可是他鞠躬這些行為,卻讓人覺得有些過頭了。 剛才在包廂里,梁健被董斌奉承得有些沒那么清明,一時間感覺沒那么敏銳,所以也就沒注意到。可此刻冷靜下來,再回想那一幕,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董斌太刻意了。 甄東文和他就好像是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先是甄東文在梁健身上打一棒,然后他遞過來一顆糖。 不得不說,這戰(zhàn)術(shù)用得不錯,尤其是董斌,姿態(tài)放得很低,乍一看,確實誠懇,讓人都覺得要是不給他機(jī)會都不好意思。 梁健也確實不好意思了,不過,還好當(dāng)時沒有一口答應(yīng)他,沒有徹底地被他的‘*湯’給灌倒了。 覺出不對勁后,再想董斌的那些話,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就比如董斌一直在強(qiáng)調(diào)的:事情已經(jīng)這樣了,匯報上去也沒用,還不如讓他想辦法來彌補(bǔ)。這其實是一種強(qiáng)盜邏輯,無賴邏輯。他以資金不足作為借口,而把這件事形容成是一件沒有辦法之下所做出的無奈選擇,然后試圖掩蓋自己挪用專項資金的這個現(xiàn)實。而實際上,到底是不是真的資金不足,在沒有查賬之前,都在他的嘴皮子開合間。而查賬,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查,也未必真能查出來。 從這一點上看,董斌雖然姿態(tài)放得很低,給足了梁健的面子,可梁健要是真揪著這件事情不放,董斌也未必怕他。這就好比那句話,你給面子我也給你面子,但我要是給了你面子,你不給我面子,那我也不怕你。 如果查賬查不出什么問題,填湖的事情確實是因為資金不足,不得已才挪用了這筆款項,上面從大局上考慮,再加上董斌背后的能量,未必會拿董斌怎么樣。很可能,就批評一下,做做樣子,也就算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么梁健揪著不放似乎也沒意思,無非就是多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然后再讓別人嘲諷一下他而已。而且,要是他較真,得理不饒人的名頭被傳了出去,恐怕以后在政府里也不好做人。畢竟,混到這個層面,誰沒點不太好見陽光的‘缺點’。誰都不希望身邊有一個不懂得變通,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這年頭,當(dāng)官最要緊之一就是變通。 可,真的就這么信了董斌的話,回頭的報告中,閉口不提那天的事情? 梁健低頭看了看手里的那張設(shè)計圖,忽然微微一笑。之前項瑾曾說他如今變得‘陰險’了,要是今天他就這么輕松地就被董斌拿捏在手里了,那豈不是對不起項瑾對他的這兩個字的評價?回到辦公室后,梁健讓伍兵去給他買了份快餐送到了辦公室。吃完后,梁健又將楊秀梅叫到了辦公室。 楊秀梅被叫進(jìn)來的時候,眼神還有些朦朧,應(yīng)該是正在午休被梁健叫過來的。梁健等她坐下后,朝她笑了笑,問她:“是不是午休被我打擾了?” 楊秀梅恭敬地回答:“也差不多時間要醒了。”說完,又問:“您找我有什么事嗎?” “也沒其他的事情,就是想問問昨天的報告你寫得怎么樣了?”梁健問。 楊秀梅猶豫了一下,回答:“還沒開始寫,我想聽聽您的意思。您覺得,這個報告該怎么寫比較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