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百七十五章定安伯閆達明 在趙盈的預想里,蔡斯陽并不是福建最難料理的那一個。 他和崔慈之差不太多,根本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福建總兵閆達明,手握重兵,年輕時曾有赫赫戰功——諸王叛亂那幾年,他還不在福建。 京郊練兵,他也是出了名的一把好手。 昭寧帝御極之初仍舊是重文輕武,武將提攜極少。 一直到諸王叛亂,各地動蕩,閆達明才脫穎而出。 他曾經保著昭寧帝在紛紜戰火中三進三出,那真是浴血奮戰,以身護主,在那個動蕩時期靠著一雙手打出來的功勞。 昭寧帝顯然也沒有忘記他從前做過的事。 舍命相護,同從龍之功本質上來講沒有什么區別,閆達明做得更多些,那是你死我活的斗爭。 是以等到風波平息,原本禁軍統領那個位置該是他的。 他自請離京,昭寧帝那樣的人,都給了他足夠的尊重。 福建,是閆達明自己選的。 在諸王叛亂之后的三五年時間里,昭寧帝論功行賞昔年功臣,閆達明的身上是得了個伯爵封賞的。 他于福建任總兵,又是朝廷封賞的定安伯。 這個爵位雖然只是個流爵,昭寧帝許他的也只傳承至下一代。 不過閆達明到如今四十多歲的人了,膝下尚且無子。 兩年前他向朝廷上過一道折子,打算把他遠房侄兒過繼到膝下來,但當時吏部和內閣都未予批復,折子又遞到昭寧帝跟前去,昭寧帝一笑置之,叫他自行料理。 但是兩年時間過去,他也沒有把人過繼到膝下,立做世子。 反正朝廷里上上下下這些人,這些年對閆達明的印象,始終都還停留在當年那個驍勇善戰的閆大將軍上。 以至于十幾年的時間他看似默默無聞,實則近乎把控了整個福建省,也無人知曉。 趙盈之所以知道這所有事情,也是因為前世福建出災情后震驚朝野。 昭寧帝下旨徹查,無論官銜大小,也無所謂查到什么人頭上,只要有涉案嫌疑,一個也不放過,這才揪出閆達明這幕后黑手。 其實那個時候趙盈并沒有對這些事情有太大的感受,是直到很多年后,她做攝政公主之后去回想朝廷里那些年出的那些事,才幡然醒悟。 福建有一個閆達明,福建上下官員是他的鷹犬爪牙。 而朝中一定另有其人。 上京和福建里外勾結,所以閆達明才能隱匿十幾年。 蔡斯陽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趙乃明一針見血的把閆達明挑明在臺面上要跟他談的。 對于朝大巨而言,他本來就是無足輕重的無名小卒,要是真有那么重要的分量,他早就從四品知府的位置爬上去了,還至于是現在這樣? 連鄒尚敬都可以騎在他頭上為所欲為。 蔡斯陽垂頭喪氣,剛進門時的神采飛揚早就不見了蹤影。 “王爺是在來福建之前,就已經知道這些了吧?” 該坦白的坦白,該交代的交代。 其實早就該從夢中醒過來。 朝廷大動干戈要查福建官場,他們這些人往哪里跑? 他還是天真,以為頭頂的天有人撐著,有人遮著,怎么著也塌不下來。 然而天崩地裂也不過轉瞬之間罷了。 趙乃明沒回答他,答案卻不言而喻。 蔡斯陽又低垂下眼皮:“可是王爺也奈何不了他的。” 杜知邑幾不可見蹙攏眉心:“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我沒記錯的話,蔡大人也是進士及第出身吧? 在福建為官的這些年里,你上面的巡撫不作為,總兵只手遮天,把福建一省當做是他的地盤,幾乎自立為王。 這些事,蔡大人從沒有一刻想過告知朝廷。 是因為閆達明位高權重,手握重兵,深得天子信任倚重? 還是因為閆達明他可以給你提供不少好處,金銀錢財,美女如云。 單是查抄那些人家產所得,殿下和我都覺得驚詫不已,更不要說你這個四品知府。” 他話音頓了下的,高高挑眉看去:“蔡大人現在做這幅模樣,是真心懺悔嗎?” 懺悔? 不會的。 盡管死期將至,蔡斯陽也仍然不覺得后悔或是懺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