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91章 驚變(上)-《大宋清歡》


    第(1/3)頁

    這個新年,禮部貢舉的鎖院,比往年都早許多,提前到了正月初三。

    本年知貢舉的考官蔡京,以及同知貢舉的各部侍郎、臺諫官員,加上監試、編排試卷官、封彌官、謄錄官、巡鋪官等與科考有關的中官小吏,都由天子欽定的內侍集結清點,衣冠莊重,騎馬乘車,來到貢院外,焚香拜過孔圣人,才進入設在太學的貢院內。

    貢院自此關閉上封,由內侍率領禁軍圍守。里頭各級官員擬定試題、安排座次、商議考務等,外界皆不得知。

    這是宋代貢舉有別于唐代科舉之處。

    唐代科舉,考卷顯露考生姓名,考生赴試前甚至可以攜帶自己的詩詞文賦四處拜會達官顯貴進行“投卷”,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宋代則不僅規定考卷要由書手另行謄抄,卷子也要糊名,幾位主考官更是鎖院前才定下、入院后才集體出題,都是為了盡量避免考官錄取相熟的考生,或者考官泄題給考生。

    鎖院到了早春二月,白日的風中滲出一星半點暖意之際,院試終于開考了。

    紫殿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一日光陰匆匆而過,宋代科考不許秉燭答題,故而到了酉時,最后幾名考生也前后相繼地步出科場。

    “王荊公(指王安石)當年進言官家,廢詩賦,改由經義策論取士,真乃社稷之臣。文章應關乎經義禮教,而非童子偏夸作賦工,方能經邦濟世。”

    “兄臺所言有理。如那蘇學士一般,固然能妙筆生花,寫出的詩詞有文采、重妙悟、尚理趣,但若以此標準為朝廷遴選賢才,只怕選出的都是一群青春做賦、皓首窮經的書呆子吧。”

    “嗬,你這話我可不敢茍同。君不見,王臨川(還是指王安石)以改制之名,行鼓吹自己的新學之實,獨尊自己編纂的《三經新義》為顯學,這不是一言堂,又是什么?”

    “余也附議足下這個說法。詩賦增修養,策論考實戰,但專以經義取士算什么?聽說王臨川到了晚年?    對自己當年之舉以頗有悔意。”

    “呵呵?    那照你這么說,如今紹述新政的取士是大謬特謬咯?”

    “哎?    你尚未名列金榜、就扣得好大一頂帽子吶。吾等皆為讀書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若不能暢所欲言?    請問萬馬齊喑如何治國平天下?”

    暮色四合中,寒氣襲人?    考生們卻尚難從奮筆疾書的亢奮中平靜下來?    依然聚在太學外院,就算肚子已經餓得咕咕叫,還在熱火朝天地揮斥方遒。

    曾緯經過他們身邊時,仿佛完全沒有聽見他們如擂戰鼓般的爭執。

    他在思索喜憂參半的兩件事。

    第一樁?    是喜?    他對于今日自己的答題,還是頗有把握的。

    在最近一次替代父親與張尚儀接洽內廷訊息時,張尚儀雖不知主考官具體是誰,但很肯定地告訴他,必是秉承官家紹述旨意的臣工?    所出的題也應與開氣象之先有關,讓他回去琢磨琢磨募役法等新政舉措?    考經義時附會上即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河县| 修水县| 台州市| 黄梅县| 耿马| 盘锦市| 广昌县| 自贡市| 宁陕县| 冀州市| 通榆县| 太原市| 延长县| 松潘县| 子洲县| 洱源县| 筠连县| 津市市| 宜都市| 调兵山市| 乡宁县| 太原市| 合川市| 周宁县| 河北区| 广东省| 辽阳县| 南部县| 肇州县| 江口县| 邓州市| 兴文县| 和田县| 进贤县| 万源市| 峨山| 昌乐县| 崇信县| 泽州县| 吉安县|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