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55章 未來的藝術皇帝,你得贊個助(下)-《大宋清歡》


    第(2/3)頁

    她目光專注,輪流運取橫架上的十余個梭子時,猶如仙子擷芳,玉腕舒展,纖指翻飛。

    沈子蕃站在女徒弟身邊,眉眼五官還是個翩翩少年郎的模樣,娓娓道來的口氣,卻已有成年男子的端靜沉穩。

    “端王,這是勾緙,緯線的絞絲自下穿過第一條經線后,間隔一條經線,再鉆入第三條經線,回折時,可攀著經線勾出弧度。如此運線,可令花瓣、葉脈的外緣更勻、更細,起伏如生。”

    “這是摜緙,每條緯線仿佛彼此嵌合,渡色渾然天成,不著痕跡,我們用來織禽鳥羽翼深淺變色的位置。花葉光影變幻,亦可用此法。”

    “這個呢,是結緙,每一色的緯線,走雁陣圖形,最合織就云影和水波。”

    “喔,端王快看,這個運線,最難,我們叫它戧緙。但并不是一股合花線先摻好了,而是不同的單色線,彼此摻和,縱橫游走。筆尖能畫出的細微之處,戧緙也能織就。比如這些山石,因表面溝壑繁復,明暗變化比花葉更多,緙絲時,就須用到長短戧緙。”

    “還有這個搭梭法,用于織就樓臺亭閣。這個字母經法,用于織就畫作落款處的圖章……”

    配合著師傅沈子蕃的講解,小道姑向趙佶一一展示各種緙絲技法。

    趙佶那張,在平時總是有些表情過于豐富的面孔上,此刻除了眼睛外,眉毛、鼻子、嘴巴,以及每一塊肌肉,都凝滯不動了。

    他的諸般情緒,驚訝,贊嘆,難以置信,相見恨晚,一股腦兒地匯集到了眼珠子里。

    這對眼珠子,則恨不得粘到那幅經緯縱橫、神之又神的緙絲畫上去。

    待沈子蕃講完所有技法,短暫的沉寂后,趙佶張開定格了半晌的雙唇,終于抿了抿。

    “高手在民間!”

    年輕的藝術親王,由衷感慨道。

    他心里還有下半句話:蔡攸裁造局的緙絲,和眼前這些,怎么比呦。

    趙佶十分有誠意地看著姚歡。

    得好好地賞賜她一個飽含誠意的數字。

    這姚娘子,真是他藝術道路上開疆拓土的一員福將!

    一日之內,就給他端王帶來兩個天工巧仙似的絕妙少年,皆與他最愛的丹青二字有關。

    趙佶爽然地長吁一口氣,對姚歡笑道:“姚娘子,子蕃與正道,從此以后,便是我端王府的上賓了。”

    沈子蕃和張擇端,卻都看向姚歡。

    “怎么了?姚娘子另有計議?”趙佶和顏悅色地問。

    “端王,可否廳內聽民婦稟報?”

    將張擇端和沈子蕃留在院中,姚歡與高俅,跟著趙佶進到廳堂里。

    姚歡向趙佶輕聲道:“子蕃和正道能隨侍端王,自是他們的大造化。但端王是否想過,若內廷翰林院、裁造院的主官聽聞,啟奏官家,詔他二人,端王給,還是不給?”

    趙佶一愣,佯作唬臉道:“姚氏你此話說得!天下英才,官家看中,本王自然要送去。”

    小王爺這句“政治正確”說完,轉了轉眼珠,又看看高俅,撇著嘴道:“哎,蔡攸那小子,不會這樣沒眼色吧?不過翰林畫院那頭,不好說……”

    高俅忙躬身道:“端王,那日姚娘子說起,孟真人處有這么兩個祖師爺賞飯吃的妙手,我與姚娘子便合計著,不如效仿國朝各地‘書院’的范式,由端王出些花銷,設個藝徒坊。姚娘子幫大王看顧著,子蕃、正道領銜授藝。”

    姚歡補充道:“端王,藝徒坊,還可設音律課,師師娘子與好好娘子,亦能做師傅。如此一來,他們就好像那些蜀學、洛學、朔學的書院教授一般,乃在民間收徒傳藝,并非端王府里的幕賓,但實則,與端王最是親近。再者,畫藝、織藝,最講傳承,沒準幾年后,又有不少比師傅更厲害的徒弟,被帶出來咯,那可都是端王的功勞。”

    高俅亦附和:“對哪,多一些今日小道姑那樣的學徒,大不了,畫出佳作、織出佳品時,或者進獻到宮中太后、貴妃的殿閣里,或者送一些到鴻臚寺作國禮,甚至還可以由榷貨務斟酌、賣給北地的貴人們換錢,教官家太后都看到,端王資助的這藝徒坊,實實在在地出著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大埔区| 四川省| 西安市| 长沙市| 任丘市| 丹东市| 陵川县| 新泰市| 上饶市| 嫩江县| 安西县| 新竹县| 萍乡市| 岳阳市| 铜山县| 靖州| 内黄县| 碌曲县| 偏关县| 洛川县| 类乌齐县| 城固县| 宜章县| 渑池县| 盘锦市| 桐柏县| 武山县| 清水河县| 高邮市| 班玛县| 达拉特旗| 滕州市| 马关县| 新乐市| 定襄县| 阳原县| 青海省| 平湖市| 乃东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