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拓展天下觀-《新順1730》
第(2/3)頁
整個天佑殿內鴉雀無聲,包括李淦在內,全都在仔細讀劉鈺寫的那篇關于“西域問題”的史策論。
洋洋灑灑將近六千字,寫了好幾尺。
也不是說之前就沒有人寫這么長,策論的底線是二百字,二百字以上就可,要是愿意,天黑收卷之前你寫本金瓶梅都沒人管。
之所以一眼能看出來這明顯是劉鈺的,因為后面還綴著幾張附錄和圖表,在場眾人想不出除了劉鈺誰還能搞出這么古怪的東西。
史論前面的內容,基本沒有什么爭議。
先是說蒙古問題,因為蒙古法典的緣故,黃教成為了蒙古的族教,所以雪山一定要控制在手,否則蒙古就不會安穩。
而雪山想要控制在手,河西走廊和青海要在手、西域也要在手,只有西域才能威脅到雪山這個宗教圣地。
隨后又論證了匈奴、蒙古、后金的崛起,只靠水草游牧是不行的,必須要占有農耕地,才有能力制作足夠的甲胄、火槍、大炮,這樣才真正可以威脅到中原的統治。
準噶爾部占據西域,那里是有不少城市的,也有不少手工業。
西域自古又是東西交匯之地,準部可以從波斯、莫臥兒、羅剎等國那里,得到火槍和大炮。
所以準噶爾部要比困守在蒙古高原的喀爾喀部強大。
如今北方又有羅剎崛起,若是任由準部在西北折騰,日后羅剎若是支持準部,那么國朝的風險還是很大的。
南部的印度,也有法蘭西、英圭黎等國滲透。有朝一日,若是印度被滲透了,那么西域就要成為對抗西洋人的橋頭堡,也是保衛雪山圣地控制蒙古的屏障。
如果能夠把準部拆分,蒙古各部的四分之三都在國朝手中。
這樣一來,作為蒙古各部真正的宗主,又可以借機引誘羅剎國內的卡爾梅克人,日后可以攪亂羅剎人,成為日后和羅剎人外交中一張重要的牌面。
當然,只是牌面,卻不能真的支持卡爾梅克人獨立。
因為必須要兩國同時瓜分蒙古的遺產,不能讓蒙古諸部再有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使得歸順的蒙古各部離心。
但操作好了,掌握好度,卻可以足夠惡心羅剎人。
綜上所述,無論如何一定要拿回西域。
在論證了拿回西域的必要性后,又拍了拍皇帝的馬屁。
說皇帝英明神武、遠見卓識、力排眾議……反正是各種褒義詞用了一通,之前北征羅剎,使得喀爾喀部在首鼠兩端中選擇了正確的站隊,為日后收復西域開辟了另一條進軍路線。
一方面可以用喀爾喀部的蒙古部落炮灰,另一方面準部的威脅使得喀爾喀部捏著鼻子也只能出人出力修筑驛站。
一旦驛站和兵站修完,進軍西域就可以選擇大軍沿著河西走廊推進,精銳從蒙古那條路直插天山北麓,擾亂其精華地,轉守為攻,此漢武之故智:寇可往,吾亦可往。
如果只是到這里,這是一篇合格的策論。
文辭大氣,有理有據,論證嚴謹。
憑此,便可以在武德宮這群人里點為魁首了。
然而……
到這里才不過千二百字。
真正的東西還是在后面。
后面的轉折實在有些大,這就讓在場的人,包括皇帝在內,全都懵了。
不知道算是狗尾續貂、畫蛇添足?
還是鳳頭豹尾、畫龍點睛?
這千二百字之后,文辭一轉,用了一個刻舟求劍的故事轉折,直接跳到了更深的一層。
也正是這一層跳躍,讓在場的人都可以確定這是劉鈺的策論。
因為他跳出了傳統的天下的概念,而是站在更大的視角去看,把天下的概念擴展到八萬里周寰。
站在一個更大的天下的角度去看待西域問題,就引出了一個完全出乎人意料的結論。
從蒙古西征到奧斯曼崛起,再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班牙人開拓美洲銀礦,說到了明朝導致大量白銀流入,加之濫發紙幣導致信用貨幣失信,這才導致了前朝隆慶年間白銀正式成為貨幣。
之后一條鞭法確定了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然而推廣之后,緊接著又遇到了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和日本的閉關鎖國。
天朝本就少銀,全靠歐洲和日本的銀子。稅法一改,又導致很多地方出現了收獲的時候糧價極低,但繳稅又得用銀的情況,更加重了底層的負擔……
這也只有短短的不到三百個字,卻把之前三百年的壯闊,囊于期間。
包括李淦在內,所有閱卷的人讀到這,都有一種震驚之后、狐疑不信、恍然大悟的連貫心態。
他們從未想過白銀為什么會成為貨幣,只是理所當然地認為白銀天然是貨幣。
他們出生的時候就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四川省|
光山县|
黄浦区|
湄潭县|
乌苏市|
吴旗县|
奇台县|
峨山|
阳原县|
鹿邑县|
汉沽区|
凌源市|
昆明市|
遂溪县|
永济市|
资阳市|
山阴县|
彩票|
通州市|
达孜县|
微博|
西乌珠穆沁旗|
淮滨县|
开原市|
阳朔县|
宣威市|
邵阳县|
永登县|
南丰县|
通辽市|
庐江县|
原平市|
石棉县|
庄浪县|
伽师县|
普定县|
临西县|
抚松县|
吉首市|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