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四九章 暫借-《新順1730》


    第(1/3)頁

    松前藩沒有真正的石米俸祿,都是靠做生意。他們的生意頭腦,早就發現了北方可能是出了什么事。

    蝦夷地這么苦寒,是不產錦緞的。

    可是幾年前開始,蝦夷出現了絲綢,而且是很上等的絲綢,這些絲綢被稱為蝦夷錦。

    松前藩的藩主松前資廣,還將蝦夷錦作為參覲交代的貢品,獻給過幕府將軍。

    至于這地方為什么會出現錦緞,其實也很簡單。

    或者不該叫出現,而應該叫重現。

    永樂年間,奴兒干都司就有朝貢體系,絲綢流入到黑龍江,又從黑龍江跑到庫頁島,又從庫頁島一路南下。

    雖然緩慢,但就像是漢時蜀錦能出現在大夏一樣,只要有貨,貿易便存在。

    之后后金崛起,中原戰亂,這種朝貢體系也就斷絕了。

    直到多年前對俄一戰,重奪永寧寺和黑龍江江口,黑龍江下游的土著部落和劉鈺歃血為盟,之后也接受了朝廷的冊封。

    每年要貢獻貂皮,天子也需要還一些絲綢錦緞。

    只要有了貨物,自然就有貿易,雖然流傳的速度慢一些,可阿伊努人還是沿著庫頁島進行了貿易,逐漸便有一些錦緞到了松前藩的福山城。

    至于東北到底發生了什么,松前藩眾人反應遲鈍,閉關鎖國,那是不知道的。也沒有太大的興趣知道。

    不過這種貿易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樂見其成。從做工上也能知道,肯定是出自唐國的貨物,但上下都不說破。

    松前藩若是說破了,很可能會被禁止貿易;江戶那邊可能知道,但這種錦緞大家都喜歡,也不愿意就這么禁絕。

    可此時聽說有唐國的人在蝦夷地筑城?    一個個腦子里想的卻不是貿易?    而是擔憂。

    日本是鎖國的,松前藩是獨霸對蝦夷貿易和控制權的。

    雖然之前的幾次和當地土著的戰斗?    讓松前藩吃了虧?    暫時斷絕了徹底占據蝦夷的想法,可擁有幕府許可的貿易特權?    他們仍舊不希望別人把手伸向這里。

    商人地位低下,可松前資廣卻需要商人才能維持自己的統治和收入。

    近江商人組成的兩濱組?    和松前藩的關系很密切?    為松前藩的收入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時候日本的大米還不能在北海道種植,但北海道最為世界四大漁場之一,漁業資源很豐富。

    這些分封出去的知行地不能種糧,但是可以打漁、做生意。一些商人就把錢交給封地的所有者?    從南邊運來大米?    雇傭當地的蝦夷人干活。

    狩獵為生的,肯定不如給人打工的日子舒坦。在大順這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海參崴等地已經有不少當地部落選擇融入村鎮過上定居生活。

    北海道這邊的模式,差不多。

    靠著大米的差價、北海道豐富的漁業和毛皮?    兩濱組的商人很賺錢,完全支付的起“包稅”金。

    可要是交給家臣們進行行政管理?    那是要賠死的,家臣們并不具備這樣的水平?    而且農耕分封制下的思維模式也玩不轉商業。

    松前資廣詢問匍匐在地的商人道:“你看到唐人了?”

    “大人,應該是唐人。束發?    而且他們和蝦夷人貿易的時候?    也說是大順的人。他們在那里售賣布料?    換取毛皮。”

    商人趕忙回答了自己的見聞,但他沒有敢太靠近那座土城仔細觀看,就跑回來報信了。

    松前資廣知道這件事可能很嚴重。

    如果只是做生意的,還好。

    派人知會一聲,日本國策,只有朝鮮、荷蘭、中國和琉球,可以進行貿易。

    如果是中國船只,可以前往長崎進行貿易,這里是不允許的。

    當然,也可以暗戳戳的允許他們走私。

    可就怕不是來貿易的,這就大為不妙。

    又仔細問了問商人一些細節,便先讓人帶著這個商人下去,家臣們聚攏過來,討論起來這件事。

    鎖國政策,對幕府是有利的,但對各地的藩主、商人等,當然是不利的。

    有能力有關系的大商人,可以在長崎進行貿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綦江县| 彭泽县| 合川市| 介休市| 仙居县| 衡阳县| 通道| 双鸭山市| 绩溪县| 左云县| 嘉荫县| 广丰县| 崇阳县| 红河县| 宾阳县| 遵义县| 内乡县| 禹州市| 元朗区| 拜城县| 邻水| 崇信县| 海原县| 广元市| 定兴县| 邯郸市| 施甸县| 长沙市| 喀喇沁旗| 宝鸡市| 南昌市| 夏河县| 福州市| 安塞县| 健康| 北流市| 皮山县| 读书| 凭祥市|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