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畫餅-《新順1730》
第(1/3)頁
過河的連隊高奏戰鼓,軍官擎著一面上書“仁義”二字的大旗,正式進入沒有任何抵抗的高知城下町。
劉鈺像是旅游一樣過了河,站在高知城下町的播磨屋橋旁,低頭看了看這座很出名的橋,忍不住笑道:“若是小時候,使使勁兒,我能尿到橋對面。”
身旁的軍官聽著這個笑話,暗笑道看來勛貴家里的孩子,小時候也這么玩?也有打趣的接話道:“大人年輕力壯,想來此時也定可以。”
劉鈺哈哈一笑,也沒有真的脫下褲子試一試,只覺得倭人眼中的名勝名景,著實有些寒磣。
站在這座小橋上,習慣性地朝著河里吐了口唾沫,卻并沒有成群的魚游過來。
抬頭問身旁跟著自己來的那個倭人師匠道:“這里便是土佐藩主的御用商人播磨屋家?”
用日語說了御用商人這個詞,若是用漢語他是不可能說御用這兩個字的。
倭人師匠點點頭,說道:“這便是播磨屋,負責給大名運送大米去江戶或者大阪,也經營紙張等業務。對面是柜屋,亦是本地豪商。這橋是私橋,為了方便兩家來往。周圍都是跟著藩主從掛川一起來土佐的武士,他們都住在這附近。但現在,應該都逃到高知城中了。”
既這么說,這里應該就是城下町的中心了,這個播磨屋和柜屋的主人,在高利貸和典當地名單上,也是名列前面的。
而且這兩家在之前的墾田許可中,還出資開辟了大片的良田,擁有很多的佃戶。
說起高知的豪商,那倭人師匠忍不住嘆息道:“就是這些商人,導致了領主道德敗壞。所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也。”
“富有田尸及新墾土地之輩,豐衣足食無所匱乏;而乃目睹天災天罰不知自撿,置平民乞食于不顧。至于彼輩自身,或則山珍海味,妻妾圍侍;或則引誘大名家臣于青樓酒肆,飲宴無度,一擲千金。際此民生艱難時節,彼輩依然錦衣玉食,游樂于優伶娼妓之間,一如往昔。此情此景,實同紂王長夜之宴也。”
“大人何不效古賢,散發鉅橋鹿臺財米,以救今日饑饉困頓之百姓?此等錢財,皆不義之財。”
劉鈺心道行家啊,散發鉅橋鹿臺財米……這不就是造反的標準模板?
散,自是要散的,卻不是現在。估計豪商們也都一起躲到高知城去了,此時也無甚可散的。
從這師匠的話里,也算是印證了劉鈺的判斷,在封建經濟慢慢瓦解的過程中,底層人對商人的恨勝過對領主的——只要允許土地買賣,哪怕稍微松個口子。
終究這師匠是儒生,哪怕他不是朱子亦非陽明,自稱古儒一派,可內心其實始終盼著領主實行仁政的,還沒到真正敢造反的地步。
商人,尤其是囤積土地的商人、有壟斷特許的商人,是最容易招恨的。幕府其實也是把這些商人當大肥羊來養,由他們吸收仇恨,時不時就出臺賴賬法令。
只要稍微松一下商人身上的鐵鏈,商人就會讓封建主知道什么叫富集財富的效率。至于是否合法,亦或者是否符合道德,劉鈺根本不想評判。
反正他在大順搞貿易公司和實業,最愁的就是大順高利貸的利息,讓他的一些利潤稍低的項目根本無法募集到資金。
五成地租亦算仁政的地租水平,更是讓大順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愣是要靠海外貿易才能搞出工商業起步萌芽。
師匠的話,讓他對此時的倭國百姓情緒,漸漸加深了了解。
叫人砸開了播磨屋的大門,進到里面,果然一片狼藉,空無一人。
他也不想住在這種地方,市區過于危險,地形復雜,萬一真有不怕死的搞刺殺,肯定鬧出亂子。
“這樣,先張榜安民,只說我來此,非為財貨,乃為仁義。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搶劫者笞……”
將幾份重新書寫的榜文交到身后人手中,那師匠疑惑道:“搶劫者笞?大人這是不準備效古賢鉅橋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墨玉县|
陆良县|
丘北县|
兴业县|
手游|
长泰县|
竹溪县|
水富县|
张家口市|
石狮市|
托克托县|
南漳县|
个旧市|
晋州市|
盘锦市|
谷城县|
云和县|
隆子县|
墨脱县|
宜良县|
黄陵县|
正阳县|
阜南县|
诸城市|
武安市|
南安市|
南投市|
大竹县|
安国市|
三台县|
霍山县|
兰州市|
铜陵市|
彭州市|
德惠市|
武隆县|
行唐县|
咸宁市|
刚察县|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