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五章 死國矣-《新順1730》


    第(1/3)頁

    史世用笑道:“大人果然內行。土佐多木,夾棍做起來卻是容易。只是大人既要做謙謙君子,這錢可等不到嘍。”

    笑罷,自帶人上山,占據地勢,又叫人將山上受傷的武士都抬下來,自領了一隊士兵占據被燒毀還未修復的天守閣。

    將那面碩大的“仁義”大旗樹在故舊天守閣上,又將一面書寫“替天行道”四字的大旗豎起。

    城下,剛才還敢跟著劉鈺填平壕溝沼澤、甚至敢在看到武士們被俘之后歡聲雷動的農民,此時這些武士已無反抗之力,卻反倒生出了一絲絲畏懼。

    一時間場面有些尷尬,甚至一些武士猛一抬頭瞪了那些農民一眼,農夫就下意識地低下頭不敢直視,向后退卻。

    長久的欺壓已經形成了一種威壓的慣性。

    權力,信則有、不信則無。哪怕此時武士的刀劍都被收繳、哪怕替天行道的大旗在高知城高高飄揚,那個千百年形成的、陰魂不散飄蕩心間的魔鬼,卻還在農夫的心頭不散。

    劉鈺知道,想要搞事,需要頭羊,于是與眾人道:“我只作保。既做保人,便需有雙方代表。如今武士在此,卻還需庶民的代表。”

    “誰人敢來,行此仁義大事?”

    連問三聲,最開始和劉鈺接觸,幫著劉鈺寫過檄文的寺子屋師匠先站出來道:“此大義也,我敢!可還有讀圣賢書的,通圣賢之義的,站出來與我同事?”

    此時來看熱鬧的,可不只是那些農民,連同城下町的一些人也都前來圍觀這場“聞所未聞之盛事”。

    寺子屋的師匠帶了個頭,人群中一些讀過書的,心頭有些猶豫。

    此等事,確實是大義,也是大利。

    且不說那些傳單上說的仁義新政的終極、四民平等的遙遠,便是此時能談的這些條件,對他們何嘗不是有利的呢?

    廢除高利貸、降低利息、藩主出錢作為官錢出貸、均分土地、廢棄典當土地文書、平抑物價、減少貢賦……總有一項,和他們息息相關。

    況且,這些都是符合圣賢大義的,自己讀過圣賢書,這時候難道不該站出來嗎?

    可也有人想,就算唐人作保,可藩主回來,只怕還是要報復的。若是別人站出來最好,有了好處,落不下自己;若將來報復,也不在自己身上。

    想的最簡單的,反而是一些窮的只剩下條褲子、根本不識字的幾個農夫。

    他們想的簡單,自己一無所有了,土地還被質押了,現在根本還不上錢。四成領主的貢、一成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兩成富商的租佃金,自己一年到頭也剩不下什么。

    前幾日吃了幾天的白米飯,方知吃飽的滋味,更初曉白米甘甜,實遠勝蘿卜百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潞西市| 岑溪市| 乌什县| 蒲城县| 潼关县| 高州市| 怀集县| 兴安县| 榆中县| 宜君县| 汤阴县| 濉溪县| 淮滨县| 晋州市| 博湖县| 兴和县| 玉环县| 抚松县| 富锦市| 通化县| 昌乐县| 乐清市| 博白县| 新干县| 衡东县| 长顺县| 巩留县| 上饶县| 富蕴县| 梓潼县| 潮州市| 尼木县| 闽侯县| 华宁县| 南阳市| 垫江县| 庆元县| 尉犁县| 苍溪县| 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