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二章 工業革命(十九)-《新順1730》
第(1/3)頁
權哲身的這番話,讓孟松麓有些不太好意思,顯然孟松麓還不是個帝國主義分子。
只是權哲身這么一說,孟松麓也著實不知道該怎么接話,只好訥訥笑道:“趙兄之言,興國公其實倒不是沒說過解決之法。既要天下大同,便要各擅所長。”
“譬如你國不擅織布,那為何非要織布呢?可以干別的嘛??傆幸恍〇|西,是貴國擅長而天朝不擅的,亦或者貴國更賤而天朝頗貴的。”
權哲身只是呵呵笑笑,心想那也未必。就算是種稻米,天下誰人不知,蘇常乃魚米之鄉?難道這里種稻的手段,不比我們高嗎?可你們這邊卻可以主副倒置,也不曾見你們發揮優勢繼續種稻米。
不過他也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把內心的不滿藏在心底,又道:“孟兄,我雖蝸居邊遠小國,卻也聽聞蘇南富庶。這南通原本名聲不顯,如今按你說,已越揚淮,不過十數年改革之功。原本江北也是多災之地、以鹽聞名。不比蘇南那等自來富庶處?!?
“如此,還煩請孟兄引我游歷一二,見見鄉村城鎮、百姓民生,亦可學習一二?!?
對這個要求,孟松麓倒是也沒想著拒絕,只是解釋道:“我說這南通州超淮越揚,既是這南通州逐漸富庶,也是因著漕鹽二事致淮揚衰敗。若論起來,終究不比江南。”
“不過,趙兄既想看看,倒或許可以得其中一二道理。”
答應下,便借著一烏篷,沿河漸上。
南通城的老城區,如今已經隱沒在城墻外興起的許多建筑之后,一些在老城區周邊布局的新興市鎮,已然成型。
“自前朝起,人口滋生,城市漸擁。前朝便有人說,如今開辟新城是為第一要務。如今南通許多作坊,皆不在老城中,而至運河兩側方便水運之處,漸成市鎮?!?
“此地名為唐閘,前朝成化年間在此筑閘,因著這里有人姓唐,遂有此名。這里有四大作坊,所雇工人,不下數萬?!?
“其一便是軋棉廠,蘇北之棉,運抵此處,在這里脫棉籽?!?
“其二三便是以棉籽為料的榨油廠、以棉油為料的皂廠?!?
“最后,便是梳洗羊毛的作坊?!?
“梳洗所用、油皂所用的堿,這里倒是不產,皆自松江運來。這幾年蘇北墾荒,墾荒公司亦養殖毛羊,以為呢絨紗布所用?!?
“不過如棉紡紗、毛紡紗等,工廠仍在江南。”
這些新興起來的大型工場,也算是孟松麓嘴里“超越揚淮”的根源。
伴隨著運河修通,顯而易見,這里還會更加繁華。
數萬人在這里生聚成為市鎮,這數萬人的吃喝拉撒,有可以帶動更多的產業。
這里不是大順的棉紡織業中心,但卻是大順棉花的集散中心。
其實這也真怪不得揚州、淮安,蘇北適合大規模種棉,地理條件在這擺著,上海又是大順的出口貿易中心。
就算揚州、淮安,想要轉型,又怎么可能爭得過南通?資本會傻乎乎地跑到揚州去建立棉花處理廠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田东县|
山阴县|
定襄县|
德惠市|
廉江市|
瓦房店市|
正镶白旗|
绍兴县|
东海县|
囊谦县|
宣化县|
蒙城县|
棋牌|
措勤县|
天峻县|
济阳县|
华蓥市|
保康县|
合水县|
萨迦县|
西昌市|
高安市|
辽阳市|
工布江达县|
阳西县|
高州市|
中西区|
正阳县|
阳谷县|
米脂县|
龙江县|
建平县|
漳州市|
宝兴县|
巫山县|
于都县|
北宁市|
荥阳市|
芜湖市|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