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鑄錢還不行。 而大順這幾年的軍事發展,也讓皇帝認為,軍械制造,肯定還是要放在京城周邊。 槍什么的還好說。 大炮之類,放到別處,他也不放心。 這些都在逼著大順,趕緊解決掉京城的燃料問題。之前就已經不少人鋌而走險,去皇陵上砍樹去了。 正好趁著這個契機,劉鈺提出來了無定河治理工程。 他當初在松蘇交權交的也痛快,回到樞密院也就是養老,皇帝也算是做一種詭異的恩賜——在皇帝看來,這就是補償,功無可封、賞無可賞,這種情況下,又不想殺,那就最好給他找點事干,顯得皇帝還在用他,按照君臣思維這也算是一種恩賜。 大筆一揮,撥錢也痛快,辦就是了。 這幾年漠河、黑河等地的金礦,已經逐漸有了收益,每年按照固定的額度報效的錢,也日益增多。 還順帶著解決了北方邊疆的空虛問題,也解決了朝鮮國邊境的越境移民問題。 谷轕 重新拓寬的無定河河道,以及后續計劃中的用煤代替木柴的水土保護,也算是稍微解決了一下無定河的水患。 總的來說,皇帝這幾年還湊合。有大臣提出過,直接把南苑拆了,溝通河水,作為一個調節蓄水的湖泊,皇帝也只是說不行,而沒有斥責大臣其心可誅之類。 以一個封建帝王的評價標準,這就算是不錯了。 大致來說,松蘇大閱之后,劉鈺在京城的這段時間,基本上就辦了這么點事。 修了條不長的鐵路、解決了京城用煤、移民到黑龍江的邊疆區四五萬人、拓寬了一下無定河河道。 畢竟這是京城,束手束腳,施展不開。但凡這不是京城,他早把南苑拆了。 至于現在南苑的海民不滿,也足見京城與眾不同了。 在淮南,劉鈺是直接把軍隊,把鹽戶起義鎮壓了,不是往東北扔、就是往南洋送。 在京城,劉鈺也只能出主意,建議弄一堆現在還比較罕見的蘋果樹,說在南苑種蘋果吧。 種了蘋果,往京城賣,朝廷再給你們點補貼,賞賜點錢,算是對不能賣柴禾的補償。 樹苗錢什么的,都是朝廷出,還專門選了農學的學生,教授一下。再種點一些美洲傳來的新物種,茄子辣椒洋柿子、西葫蘆糯南瓜什么的。 這事也算是解決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