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新順1730》
第(3/3)頁
李欗奇道:“何謂反其道而用之?”
那人道:“興國公的意思,是去那邊干活,然后得金銀買地。那么,可不可以在這邊干活,存了金銀,去那邊買地呢?”
“如今條約既要簽了,天朝徹底拿下了貿易權。以天朝此時的紡、織、染等等工藝,又兼有印度之棉、南洋之米。”
“我看,二十年內,地球諸國,無可爭競。”
“那么,可不可以提升一下薪資,使之勞作五年,便可湊夠船票,還能在扶桑買荒地百畝呢?”
“他們既走,自然不會缺人來干活。”
“而扶桑地,除了金銀,我也實在想不出,短時間內還有什么工場,能夠賺錢,并且給他們開出來足以買地的薪資。”
李欗聞言笑道:“若這么辦,那還不如直接征出口稅呢。征出口稅直接做移民基金,不是一樣?無非便是征了出口稅,去了那邊,直接授田。到頭來,不還是又繞回了朝廷出錢授田的老路?”
“若朝廷授田……授田多少?若三百畝,朝廷又出錢,出牛馬、出種子、出船票。”
“到了那邊,又無甚勞役。便是要納糧,難道還能運回京城?”
“如此好事,輪得到真需移民的佃農?”
“不說別人,便說京城子弟,那些庶子沒有差事的,哪個不想借這機會,讓子弟去到那邊,得個三百畝田做子孫基業?”
“到頭來,你看著吧,必是真需移民否則便要饑饉的,反去不成。而家里實則有些產業的,定要搶先去。”
“常言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看,英夷的手段便可借鑒,要么是被害的異端、要么是做契約奴不得不去的圈地無業者。”
“只要繞開英夷的問題:不得私人圈地即可。”
“至于說此時去扶桑挖金子……但凡家有二頃田,都無需洛陽城邊,誰去?”
“是以,此事難就難在這。”
“前期來看,倒是好說,只要家在黃河水道上的,皆移。除非自己不去,這個不好作假。”
“日后來說,總不能一移便將一縣都移走,一個不留。”
“只要留,便要甄別。”
“若朝廷真有分得清誰家是富戶、誰家是佃農、誰家有產業、誰家無產業的手段……也不至于如今畝稅才收這么幾個錢吧?”
“這都分不清,你猜若朝廷出錢出牛馬出種子,名額又有限,去了就有田,本地鄉紳子弟庶子是不是要先充斥名單之上?”
“是以,難。”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南靖县|
祁门县|
和田县|
泰来县|
隆子县|
郴州市|
绥江县|
通州区|
沙坪坝区|
呼和浩特市|
甘孜|
郑州市|
深水埗区|
丰县|
阆中市|
大埔区|
疏附县|
收藏|
邯郸县|
五家渠市|
如东县|
长宁区|
天长市|
桐庐县|
改则县|
萍乡市|
忻城县|
蓝田县|
宝山区|
商丘市|
那坡县|
克什克腾旗|
黄大仙区|
龙海市|
七台河市|
宜兰市|
宣威市|
屯昌县|
溆浦县|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