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東鵬不是菜鳥,當然知道這個即時通訊做出來意味著什么。“你瘋了,這想要多少服務器啊?單單租服務器,恐怕一年都要上百萬,甚至不止!” “當然要燒錢啊?”方既明很奇怪地看著李東鵬,“互聯網創業怎么可能不燒錢?” 這是實話,方既明上輩子的互聯網大佬,都是燒錢燒出來的。比如馬小云,比如深城馬,都是燒錢的資深用戶。比如說淘寶,平行世界里的淘寶是2003年創立的,可到了2009年才開始盈利。也就是說,馬小云燒錢燒了六年之久。 而深城馬的騰訊呢?差點六十萬就把整個公司賣出去了,要不是沒人買,深城馬還真的就轉手了。哪里會堅持到騰訊上市,然后市值飚升的那一天?要知道,1998年,普通家庭的深城馬創立了騰訊之后,因為當時粵省電信拿出90多萬元招標,要做一個即時通信系統。毫無疑問,90多萬對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項目。早前接觸了以色列人開發的即時通信軟件icq并成為它的用戶的深城馬,看到了商機,決定做一款中文即時通訊軟件,也就是qq的前身——oicq。 于是,同年就推出了免費的即時通訊軟件oicq。因為oicq的用戶快速增長,再一個采取的是在中國無往不利的免費模式,因此oicq用戶的增長不但沒帶來收入,還不斷加重了騰訊的運營負擔,加快了騰訊的資金消耗,最后甚至到連服務器托管費用都負擔不起。千萬級別的服務器托管費用,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一年都要幾十萬了。 當時的中國市場還沒有意識到用戶的商業價值,也不了解風投融資一說。深城馬開始每天為錢奔走。被錢所困的深城馬,找過租搬公司的房東——深城的賽格集團,找過粵省電信,找過中北尋呼集團,也曾數次把oicq改良后再去投標,但都不幸落榜。一時間,oicq要收費,甚至要關門停擺的消息盛傳一時,oicq的用戶都慌了。在最艱難時刻,深城馬差一點以60萬把oicq賣給深城電信局。 同年,米國在線收購了icq,立即給騰訊發來了律師函,稱oicq侵犯了旗下軟件icq的知識產權,要求騰訊立即停止使用oicq的域名。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幸好,在深城馬最無力的時候,他得到了idg和香江盈科的投資,共110萬美刀。 再后來,oicq改名qq,繼而在燒錢的路上一去不返。之后的事情嘛,就有點戲劇性了。idg和香江盈科在互聯網經濟泡沫破裂的時候,把騰訊的股權賣給了南非mih集團,這也是騰訊大股東是南非公司的戲劇性一幕。而之前也講過了,李超人的兒子李澤凱,他的公司就是香江盈科。 所以說,人的機遇,公司的發展,都是很難預料的。只有死撐下去,熬過破產的一關,才能磐涅重生。而有的錢,送到你嘴里了,你都吃不了——因為你本質就是個奸商。沒錯,說的就是你,李超人和李澤凱,除了炒賣地皮,玩弄資本之外,你們還會干嘛?! 而1998年成立的騰訊,2003年才開始盈利。這里面,深城馬燒錢燒了五年之久。 燒錢? 不燒錢還是什么互聯網公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