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副導演點了點頭,去跟場務說了一聲。 于是,第二場方既明換了衣服,演一個小販,還有一句臺詞——賣水果咯,新鮮的水果! 方既明呢,覺得這臺詞太不符合朝代了,然后跑過去跟導演商量:“導演,能換一換臺詞嗎?我覺得我說‘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噴噴紅馥馥帶漿兒新剝的圓眼荔枝,也有平江路酸溜溜涼蔭蔭美甘甘連葉兒整下的黃橙綠橘,也有松陽縣軟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帶粉兒壓扁的凝霜柿餅’,你看怎么樣?” 其實,這元雜劇里面的一段模仿南宋時的叫賣,音雖然近臨安音,但話卻是北方官話。 導演一聽,瞇著眼看著方既明:“我說你小子,是歷史系的來找茬的吧?” 方既明連忙苦笑道:“不是,這不是戲劇里有的臺詞嘛,元曲里面的。” 導演笑了:“你還懂元曲?” “額,不會唱,但詞記住了一些。”方既明小心翼翼地說道。 副導演想了想,說道:“反正是現場收音,也聽不清,讓他試試吧。” 導演想了想,說道:“行吧,別浪費時間了,趕緊的開始!” 于是,這么第二場又開始了。 第三場,方既明演一個衙役,他提出用樸刀換水火棍,要么他就要演捕快。氣得導演差點沒想叫他滾蛋了,好在副導演想了想,說這也是一個常識,萬一弄錯了,就貽笑大方了。于是,導演才氣呼呼地讓方既明跟一眾衙役把道具樸刀換成了水火棍。 …… 這么折騰一圈下來,方既明居然按照自己的意思,演了好幾個人物,然后就到了晚上發盒飯的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