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瀏覽器的話,預計只需要半年。但方董,你真的要多成立一個公司嗎?” 徐景輝有點不明白方既明的布局,為什么明明一個公司好管理,非得拆分成多個公司呢? 這就是普通人和決策者的差別了,一個公司真的好管理嗎? 并不是,反而會因為搞不清主營業(yè)務方向,而陷入內(nèi)部競爭,反而是不利于公司的發(fā)展。要是有好的想法,為什么不拆分多幾家公司呢?記得當年星爺《食神》里面的那句臺詞嗎?“如果給我,開分店,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四間變八間,八間之后上市,上市就再集資!接著炒股票!再搞房地產(chǎn)啊笨!接著,再分拆上市,到時單單是收股息我都不知道如何計算了啊!” 當初如果聽得懂這句臺詞的,估計都成大老板了。聽不懂的,只以為是搞笑臺詞。問題是,真的搞笑嗎? 回過頭看,周星馳的臺詞是很有內(nèi)涵的。嗯,肯定不是你想的那樣。內(nèi)涵在哪呢?首先第一點,企業(yè)要做大,集資是必須的。第二點,上市能最大限度集資。第三點,身為莊家,操控自家股票難度比散戶大多了。第四點,搞房地產(chǎn)是很有賺頭的。第五點,分拆上市是一個圈錢的好辦法。第六點,上市之后,可以套現(xiàn),也可以吃股息。 嗯,看懂了嗎? 別以為自己是金融奇才,學了一點金融知識就充大佬了。 事實上,別說金融了,就算是構建物質的世界,其實都有數(shù)學在背后的支撐。也就是說,你以為你是在炒股,實際上你是在跟一堆數(shù)學家、精算師在過招。這也是為什么散戶往往被割韭菜,而莊家能屢屢得手的原因了。歸根結底,資本說話,而數(shù)學支撐起進退。 如果還有人沒認識到數(shù)學的重要性,那就沒話說了。金融其實是數(shù)學模型構造的,萬變不離其宗。很多大老板進去炒股,也就是在這規(guī)則下運轉而已。然而很可惜的是,一旦政策有波動,或者別的大莊家進來,一樣是浪小的被打翻掉。股市的風云,其實跟資本是脫離不了干系的。 說得直白點就是,在你沒把握的時候,別上市。 一個資金量不過幾億的公司,實際市值不過幾十億的公司,哪怕盈利每年達到了上市標準,也不要去嘗試進入股市。那些大莊家,要是看上你了,以資本力量整你這家公司,能把你整得直接變成垃圾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