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宋正坤有點驚訝:“方董說得有道理,難不成方董也想進軍手機行業?” 方既明苦笑道:“我是對手機行業未來充滿了悲觀,五年之內,還能存活的國產手機廠商,估計不會超過十家。”這真不是方既明在亂掰,上輩子就證明了,沒有核心技術,等外國手機廠商跟你玩價格戰的時候,你是玩不過人家的。 你人工便宜?好,外國廠商在中國設廠,人工跟你一樣了吧。你渠道廣涉?好,外國廠商就跟各大零售商、電器商合作,人家渠道也有了,比你還厲害。更重要的是,人家的處理芯片、射頻芯片、主板、系統……都是自己的知識產權,隨便降價,國產手機廠商,你拿什么扛? 供應鏈卡在別人手里,核心技術卡在別人手里,等別人亮起屠刀,瘋狂搞個兩年左右,國產手機廠商就差不多沒了。 被方既明這么一說,正打算大舉進軍手機業的張平成,信心滿滿地說道:“方董此言差矣,你看看我們現在,已經占據了手機銷量的半壁江山。如果假以時日,占據大半也是可能的。” 方既明知道,這確實可能,但那要經過洗牌,確立品牌優勢,擁有核心技術,且能掌握話語權之后才可能。即便如此,上輩子中國手機出貨量占到了全球六成多的時候,手機行業80%的利潤,還是都被蘋果拿走了。 為什么? 因為人家就是有你打不破的核心技術,就這么簡單。 張平成信心滿滿,而宋正坤、黃同福卻陷入了深思,他們似乎想起了當年中國被外國卡脖子的事情。 一臺機器,當中國人無法自主制造的時候,外國天價賣給你。當中國人能自主制造了,質量達到外國80%了,外國產品瘋狂降價,打壓你的創新積極性。等中國人的制造技術完全趕上了,那家外國企業就死掉了,因為它根本沒辦法跟中國玩成本游戲。 制造業如此,手機行業也應當如此。 聰明人都是窺一斑而知全豹的,可惜張平成太樂觀了。且不說中國人現在沒法造芯片,哪怕是信號的射頻芯片,主板都沒有技術產權。唯獨電池,也就惠能做到了打破國外壟斷而已。可電池,在手機里面的利潤能占多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