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你先找個地方住,我也剛到燕京,沒有找到什么門路。嗯,先籌備一下子再說吧。”方既明頭疼啊,他都沒錢了,還搞搜索網站,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可是,不做搜索的話,且不說放棄了一大塊蛋糕,也沒見其他中國人做,那么方既明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做搜索引擎,說起來很簡單,哪怕江興睿有點技術底子,那也是要弄很久算法,才達到方既明的要求的。 也就是說,要不斷的燒錢。 才剛剛舉債3000萬的方既明,哪里還能搞錢啊? “怎么,來情債了?這么苦惱?” 于洋打趣地說道,連帶著那兩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幸災樂禍。 方既明苦笑道:“是情債就好辦了,是錢債,無底洞那種。算了,跟你們說你們也不明白。”現在他們連演員都不是,哪里能理解得了資本游戲?別看互聯網企業像是高科技行業的樣子,事實上也是資本密集型的行業。沒有資本,基本就玩不轉。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搞個搜索網站,你沒有錢去推廣,沒有錢搭建更多的服務器,那一個競爭對手出來,砸錢去買用戶,去跟你搶地盤,你搶得過人家嗎?搶不過的。 要不是飛訊qq崛起的時候不差錢,還真的未必能打得過isu。 饒是這樣,飛訊qq崛起的時候,也燒了一千多萬,現在一直在燒錢。只不過燒錢比賺錢的速度慢而已。這還是因為方既明有“先見之明”,知道qq的盈利模式,才能在第二個月就開始盈利。要是像上輩子的騰訊,一直燒錢到2003年才拉到融資,才能真正的騰飛,那就真的死翹翹了。 無他,方既明不覺得他比深城馬厲害,能在這草莽叢生的年代,找到一筆超過兩百萬美刀的融資。當然了,更重要的是,方既明知道qq值多少錢,所以他不想200萬美刀就賣掉原始的股份,這并不劃算。所以說,有時候擁有先知優勢也不是萬能的,甚至會是負累。 于洋有點奇怪:“你欠債了?欠了多少?” 方既明打趣道:“我上學的學費都貸款的,你說呢?” 林辰皓皺眉道:“真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