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840章 有亮點,但缺點也很明顯 方既明覺得自己不能用歷史學(xué)家的角度細究一部電影的問題,可劇情實在讓人……忍不住吐槽。 電影的敘述方式,看似高大上,各種插敘、倒敘,可讓觀眾看得云里霧里的。哪怕最后謎團解開了,也異常勉強得很。 看似上升到了講哲學(xué)的角度,實則是導(dǎo)演把自己置身在了歷史高度,然后俯瞰歷史。即便色彩方面運用極其到位,武打設(shè)計也非常不錯。但色彩再濃烈,情感卻不足以打動人,不斷反轉(zhuǎn)地轉(zhuǎn)述故事,除了推進劇情功能外,編劇是有點野心的,不過臺詞仍是蠢;特效和大場面,看得出是有下功夫,但細節(jié)實在是太差了。 別的不說,秦朝是有鐵了,但生鐵那么脆,你拿來做長兵器?!你以為你拿的是鋼嗎! 方既明一陣陣無力吐槽。 各種方面的細節(jié),錯漏百出。 為什么方既明對秦朝歷史那么了解? 很簡單,因為方既明上輩子看過了尋秦記,對秦朝的歷史非常向往,然后特地了解一番。然后,方既明看到了這一部《刺王劍客》,突然覺得這簡直一無是處。看似學(xué)到了精髓,實則皮毛都算不上。 明明是武俠片,非得上升到歷史高度;這也就罷了,還不尊重歷史,就很過分了。 方既明心想,如果是老外看這部片子,可能覺得“哇,打得好厲害,鏡頭好漂亮”。但一個中國人看了,會覺得云里霧里,不知所云。而一個資深影迷看了,就會覺得,這特么拍的是啥玩意! 這么極端化的評價,足以導(dǎo)致這部電影票房的上限不高。 “可惜了。” 方既明想著,如果自己拍這個故事,他絕對不會用這種方式去拍,太吃力不討好了。 估計金森也是想著兼顧老外的口味,殊不知惡心了國人。 “也就沖著大片來看的觀眾,會覺得好看吧。” 方既明嘆了口氣,不能苛求觀眾了解更多歷史,但起碼嘗試要有。 古代的長兵器,鮮少有用純鐵制造的,因為太重。一般來說,會用上好的木料,經(jīng)過好幾年的打磨,然后才成一桿長兵刃的桿。這樣的桿,不僅有韌性,不容易被砍斷,還具備彈性,特別適合馬上作戰(zhàn)。 而秦朝時,長兵刃前端,大都是用的青銅制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