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065章 找上門來談海外發行? “不知道何年何月,得償所望?” 方既明自嘲地笑了笑,他現在已經不是學生,一年拍一部電影,估計都是奢望了。 這不,除了劇本之外,一份《百度發展規劃》已經擺在了他的桌前,他要開始為名下的公司做事了。 現在方既明名下的公司,財務系統逐漸完善,人才梯度計劃也已經有了更迭,更重要的是,監督管理到位,公司一切都上了正軌。然而,這是不夠的。公司發展不是按部就班,按部就班的話,那必定會被淘汰。 于是,方既明把目光聚集在了三個字——“大數據”。 沒錯,這就是未來的方向,但現在搞“大數據”,是不是太快了點? 方既明覺得剛剛好,因為這時候已經算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端了,已經有超過三千萬臺國內的手機開通了gprs流量,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多移動網絡用戶的。現在不去開發“大數據”,占據主動地位,等后面再搞就遲了。 為什么選擇百度? 很簡單,因為百度的“大數據”最好搞,因為它是搜索引擎。 只要是搜索引擎,就能收集各種搜索數據,然后再優化算法,配置廣告和用戶想得到的信息。 不僅僅要發展“大數據”,還得發展“云端服務器”、“智能ai算法”。這可以說是未來的重點項目,需要花大量資金、時間和人力去投入的。如果現在不開始準備,很可能就真的落后了。 一步慢,步步慢。 互聯網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當然了,方既明打算自己公司研發出結果后,才對外放出風聲。 其實吧也沒必要這樣做,因為相應的理念早就有專家提出來了,只不過現在還沒條件實現罷了。其實人類的發展之路是很相似的,就好像古時候隔著好幾萬里,文明都類似一樣。這代表著在類似的環境下面,發展出來的文明具有共通性——比如都用黃金做貴重貨幣,比如都使用布料做衣服,比如都發展出了種植業或者畜牧業…… 這些無不昭示著,冥冥之中,文明是有脈絡可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