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094章 一個還行,多了麻煩 “這里是布局,好像似曾相識一樣?” 在一家中式餐廳里,林清漪有點詫異地問道。 方既明笑道:“典型的香江風格,tvb里經常有的。” 林清漪恍然大悟:“我就說,怎么總覺得這里的風格好眼熟。” “其實這樣的風格,香江在七十年代就很興盛了。”方既明說道,“所以大家會覺得,類似這樣的風格好眼熟。” 林清漪奇道:“不過看著好有年代感啊,一點都不像是二十一世紀。” 方既明突然笑了,說道:“在白頭鷹這邊,你見過多少建筑像二十一世紀的?” “……” 林清漪沉吟了一下,然后說道:“真沒多少。” “這就是了。” 方既明笑道,“在一個已經過了快速建造大量基礎設施的國家里,能有嶄新建筑的比例不會超過5%的。也就是說,他們的經濟都不靠建造基礎設施來推動。即便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建設好,但他們也不會花錢再建造了。” 林清漪有點奇怪地說道:“為什么呢?好像波斯頓這邊的農村就是,基本上連手機信號都不太好,全靠網絡和有線電話聯系。” 方既明說道:“成本啊,那么大的農村,就幾戶人家,建造一個手機信號接收塔的成本都收不回來。白頭鷹的資本,都是要賺錢的。哪里像我們中國,哪怕是農村,通水、通電、通信都要做好保障。哪怕你山上就幾戶人家,供電局還是把電線牽到你家。你說,單單收電費,能收回成本嗎?收不回的,但國家一樣要做。” 林清漪明白了:“所以,白頭鷹即便基礎設施破舊了,一樣不會再建?” “對,因為中國是真正為百姓著想的,而白頭鷹呢,為資本著想。這就是差距,而且整個社會……你發現沒,其實并沒有多少活力。”方既明低聲說道,“白頭鷹的注意力,都放在金融上面了。” 林清漪點了點頭,她也感覺到了。 或者說,經常做調研的她,已經從數據分析中,看出了一些端倪。 誠然,白頭鷹這邊的第三產業很發達,但總讓人感覺到一種基礎不穩的擔憂。 “所以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白頭鷹這邊的發展,即便不停滯,也會陷入低速增長。而中國……大家都看到了,那是快速發展的代表。快速發展,就說明很多機會。”方既明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嗯嗯……” 林清漪知道在想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