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甚為可疑-《錦衣玉令》
第(1/3)頁
孤山一戰,兀良汗正面迎戰晏軍大勝,巴圖士氣高漲,急欲一鼓作氣南下,他燒了趙胤的信函,將來使痛打一頓送回,復信一封。
“天收吾子,為國盡忠,死得其所。”
十二個大字道盡了他對烏日蘇的父子情分。
一個兒子性命,比起他的宏圖大志,分量遠遠不足。
不僅如此,他不顧兒子烏日蘇的安危也就罷了,甚至利用了烏日蘇的事情,當夜在帥帳大醉一場,又唱又怒地吼叫一番,次日校場點名,大訴悲情,生生要將一只驕兵,打造成哀兵。
“兀良汗的勇士們!”
“我兒烏日蘇身陷敵營,危在旦夕,仍卻不顧性命,以死明志,盼兀良汗鐵騎踏平盧龍,為他復仇……”
“趙胤以我兒烏日蘇性命要挾我退兵,無恥之極,無恥之極。”
“陣前喪子,于我巴圖,是奇恥大辱。”
“王子之血,不能白流,我巴圖的兒子,不能白死。大晏逼我如斯,這一仗,不得不打。”
巴圖突然手執佩刀,直指天際,大聲喝道:
“兀良汗的勇士們,為了阿木古郎大汗的威嚴,為了兀良汗人屈居漠北數十載苦寒的屈辱,為了讓大家賞盡大晏春天的百花夏天的果木,我,巴圖,將承繼父汗阿木古郎遺志,重振漠北草原,踏平大晏山河!”
校場校士手執弓弩刀槍,齊齊大呵。
“重振漠北草原,踏平大晏山河!”
“沖出孤山,劍指盧龍!”
“讓我兀良汗的鐵騎,踏平順天府,活捉大晏皇帝!”
聲勢震天,
巴圖看著校場上整齊的騎兵,雄心萬丈,志在必得。騎馬高倨人前的二皇子來桑,內心卻滿是疑惑。
三日已過,盧龍城樓,沒有懸掛烏日蘇的人頭,也沒有人知道烏日蘇的近況。
趙胤,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
孤山晏軍大營,魏驍龍在啃窩窩頭。
兩軍膠著三日了。
首戰告敗后,魏驍龍屢要援兵不得,卻收到一封趙胤的密令。
不得與兀良汗正面交鋒。
得令后,魏驍龍率殘部退至孤山以南十里,不安營扎寨,而是在通往盧龍的必經之路兩側,以百戶為作戰單位。分散、游走,機動作戰,靈活利用小股作戰的方式生生拖住巴圖南下的腳步。
“敵停我打,敵戰我退。”
這是趙胤下的命令,并稱之為“游擊作戰”。
魏驍龍本是一員虎將,是個鐵血漢子,最喜歡的就是大軍對沖,在正面戰場上真刀真槍地跟對手一決生死,并以飲血沙場,馬革裹尸為最高榮耀。
起初,他對這個指令頗有些不屑。
游什么擊?
是驢是馬面對面干就是了。
難道大都督以為他怕死不成?
在他看來,這就跟女子打架扯頭發一個道理,沒得勁頭,有點猥瑣。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種猥瑣的打法,竟然十分好使,一天下來,把巴圖惹得直跳腳,愣是過不了孤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盖州市|
泰州市|
天全县|
资溪县|
吉水县|
三亚市|
明星|
迭部县|
洱源县|
桐梓县|
赞皇县|
邯郸县|
于都县|
怀来县|
柘荣县|
河西区|
自治县|
鄂州市|
福安市|
内丘县|
固始县|
连州市|
宜阳县|
疏附县|
扶余县|
张家界市|
浦城县|
麻栗坡县|
郓城县|
北京市|
社会|
台州市|
清河县|
吴桥县|
呼伦贝尔市|
水城县|
陈巴尔虎旗|
福建省|
韶关市|
临泉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