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5章 終有一別(此卷終)-《錦衣玉令》


    第(1/3)頁

    這日天氣很好,晌午后正是陽光大熾之時,盧龍塞城門大開,巴圖騎馬在前,烏日蘇馬車在后,還有兩輛架子車,上面堆放著長公主的賞賜,若拆開那些油紙包裹,就能看到,那是一摞摞的書籍。

    趙胤和白馬扶舟攜盧龍塞將領幾人,送至城外門二里。

    時雍也跟著去了,許久沒出城門,空氣清新,陽光溫暖,心底仿佛開出大朵大朵的花來。隨著晏兀兩國盟書一簽,戰事宣告結束,連天空的鳥兒盤旋都自在許多。

    “馭——”

    前方是個山口,層巒疊嶂幾不見天。巴圖停下馬步,調頭朝趙胤等人拱手示意。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孤與諸位就此拜別吧。”

    趙胤止馬停步,眾人紛紛停下。

    烏日蘇也是打了簾子從馬車躍下來,低頭朝眾人揖禮拜別。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諸位,后會有期。”

    趙胤還禮道:“后會有期!”

    巴圖看他仍是一副不茍言笑的模樣,微微一笑,“后會有期!”

    他扶住韁繩,調頭策馬,“駕!”

    烏日蘇回頭看一眼,朝眾人道:“大都督再會!”

    趙胤:“再會!”

    烏日蘇深深吸了口氣,然后緩緩站直身子,上了車,揚起鞭子在空氣里發出噼啪的一聲脆響,“駕!”

    幾匹馬兒在官道上踏出蹄聲陣陣,晌午陽光尚好,官道上的人、馬,風,仿佛凝成了一幅靜止的畫面,漸漸模糊,被時光一點一點吞食,變成一幅斑駁的畫。

    白馬扶舟衣帶飄飄,凝目許久笑道:“走遠了,還舍不得回嗎?”

    趙胤道:“回吧。”

    時雍輕輕抬頭,看著站在人前的二人,再透過他們望向遠處連綿不絕的大青山。

    秋季已盡,快要入冬了,山巒翠色變黃,萬物漸漸沉睡,連同那些埋藏的心事,悉數化在這片山峰里。

    ——————

    歷史的車輪碾過這發黃的一頁,重新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光啟二十二年十月初三,寅時,兀良汗大軍集結完畢,拔營起寨,浩浩蕩蕩離開青山大營,往北而去。途經各個關隘要地,紛紛加強戒備,民間百姓則是懸掛經幡,燃放鞭炮,祭祖謝天。

    當年兀良汗王阿木古郎與大晏皇帝趙胤于京師議盟,兩國和平了三十九年,如今巴圖匆匆南下又匆匆而返,民間各有揣測,無一不說這場戰匪夷所思,因不知退兵原委,就突發奇想地編造出了很多說法。

    同一天,大晏京師舉行了隆重的告天祭祀。

    僧錄司禪教覺遠大和尚主持法祭,皇帝身體欠佳沒有出席,由九歲的皇太子趙云圳代皇帝登壇敬獻祭禮,并昭告天下,嘉獎三軍,晉升撫北軍將領,同時對深受戰爭影響的幾個州府減免賦稅。

    寶音長公主一行人在盧龍塞停留七日,啟程返回天壽山,東廠眾番役和廠督白馬扶舟隨行護衛。

    甲一帶走了兀良汗二皇子來桑,直接解送京師。

    三日后,圣旨到達盧龍塞,撫北軍副將霍九劍領兵北上松亭關,沿途各地軍屯布政司重新整肅,該下獄的下獄,該提拔的提拔,各有命數。

    光啟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朝廷欽差到達盧龍塞,交接軍務后,趙胤、魏驍龍等一干將領回京述職,錦衣衛眾人隨行。

    啟程那日,盧龍塞下了今冬以來的第一場雪。

    銀裝素裹的盧龍塞,白茫茫一片,垛墻、箭樓,哨塔、烽火臺,在褪去硝煙后,這里儼然變成了一個素凈的世界。校場上,將士們持戟列陣,相送遠道而來的京軍,有些相處得好的甚至抱頭痛哭。

    離別的雪花,終是染上了濃重的悲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梨树县| 诸城市| 庆城县| 深泽县| 个旧市| 奉新县| 满洲里市| 涟水县| 新绛县| 绥阳县| 敦化市| 溧阳市| 潞西市| 康保县| 平昌县| 沂源县| 忻州市| 乐至县| 朝阳市| 聂拉木县| 名山县| 土默特右旗| 铜山县| 德安县| 青神县| 昌都县| 长泰县| 岳池县| 波密县| 三原县| 富源县| 芷江| 泽州县| 武穴市| 乌拉特后旗| 淮滨县| 扎囊县| 水城县| 秦皇岛市|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