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97章 京師風云-《錦衣玉令》


    第(1/3)頁

    大晏,京師。

    鼓樓街的“王氏飯館”人聲鼎沸,座無虛席。

    小門小戶小飯館,生意如此興隆,不免有人說是托了東定侯的福,宋長貴養了個好女兒,找了個好女婿,升官發財只在早晚。但也有人公正的說,虧得王氏有一把好手藝,再普通的食材到了她的手上,都能做出不同滋味。

    最緊要的是在王氏飯館里,總能吃到幾味新鮮菜式,王氏的菜,花樣多,很討巧,便是京師城里最好的酒樓大廚,也比她家略略少了那么一點意思。后來甚至有人傳出話來,說王氏從明光郡主那里得來了什么宮廷菜譜。這些話傳出去,惹得好些體面的大酒樓廚子們也不體面地偷偷來試吃新菜。

    王氏也不多話,任由他們學了去。過不了多久,她又能做出旁人沒有的菜來。

    一番折騰,飯館生意好了,一有新菜名貼出去,便會引來食客排隊而食。消息越傳越遠,王氏飯館聲名大振,便是京中的達官顯貴也常常蒞臨。此番光景,引來四鄰八方的艷羨,也惹了不少的是非。

    生意越來越興隆,飯館的桌凳已經招呼不了食客,王氏的兄嫂見狀紛紛出主意,讓王氏另外再盤一個大點的店面,或是干脆關了這小飯館,出去開個大酒樓,做分號,把生意做到興慶府,應天府去。

    王氏把所有建議她做大的人都大罵了一頓。

    “翅膀還沒有硬呢,就想學人家起飛。我一個人就兩只手,能做得了幾個菜?開大酒樓?哼!你們怕不是想我傾家蕩產,把手頭幾個錢都折騰進去。再說了,我阿拾還沒有回來呢。我若是開了大酒樓,她回來上哪兒找家去?往后再不要提了。”

    王氏不僅堅決不開分號,不開大酒樓,甚至連店面的桌椅都不肯多加兩張。

    每天早早打烊,飯菜賣完不續。

    而且,店中食客,不管是什么身份,一律講究先來后到。當官的經商的,都沒有提前預定的說法。為此,她得罪過人,礙于她有個了不得的女兒和女婿,又得公主垂青,盡管無數人編排這王娘子得了便宜賣乖,狂妄自大,但除了眼紅,誰也拿她沒有法子。

    更氣人的是,她越是如此折騰,小飯館的生意就越好,生意蒸蒸日上,飯菜供不應求。

    那個時候,時雍從三生崖墜落黃泉谷,杳無音訊,生死未知。

    宋家人就是靠著這個飯館的忙碌支撐,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等待的日子。

    趙胤遠赴兀良汗前,來探望過宋長貴和王氏,但是他沒有告訴這二位時雍的下落,一是為了保密,怕他們將事情傳揚出去,二是北上的結果未知,他也怕二老憂心。

    然而,王氏是個精明人。

    雖然趙胤沒有明說,但王氏見他特地帶走子柔和春秀,心里便有了計較,覺得自家閨女可能有下落了,姑爺帶走兩個丫頭,定然是去伺候她呢。

    自打那時起,她就整天盼著念著等著,巴不得哪里一睜眼,阿拾就笑吟吟地站在面前,同她斗嘴,惹些事來,招她心煩。

    再后來,京中常有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傳出。茶館、酒肆、包括王氏的小飯館,總會有人高深莫測地說起一些明光郡主的事情,但只要王氏上前詢問,人家便三緘其口,含糊其辭地笑。

    王氏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想聽到消息,又怕聽到壞消息,就這么過了一段日子,終于有一天,一個從北邊來的驛使騎著高頭大馬停在王氏飯館的門口,遞給王氏一封信。

    宋長貴當差去了,王氏不識字,又不怕拿給旁人看去,趕緊讓人去把學堂里念書的小兒子宋鴻叫回來給他娘念信,這才確定了阿拾活著的消息。

    那一天,王氏喜極而泣,關了飯館,在內廳里擺上好酒好菜,一家人吃了酒抱頭痛哭。

    今日是繼上次關門歇業后,再次關門閉戶的大日子。

    王氏早早就讓宋長貴寫了個告示貼出去,說是打今兒起,“王氏飯館”要歇業十日,休整休整。

    生意這么好,說關門就關門,還一關就十天,不得不說王氏任性。

    不滿的人嘟嘟噥噥。

    有消息來源的知情者,卻是傳出了風聲。

    “聽說宋家大姑娘……不,明光郡主要回京了。”

    “唉,宋家人命好,養了這么個會招金疙瘩的姑娘。”

    “可不么,掉崖都摔不死,不是神仙就是妖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安国市| 牙克石市| 九龙坡区| 平昌县| 独山县| 通海县| 凯里市| 广汉市| 公安县| 芦溪县| 康乐县| 昌吉市| 德格县| 余江县| 杂多县| 石台县| 白朗县| 旌德县| 杭锦后旗| 松江区| 桐梓县| 宜丰县| 玉溪市| 赣榆县| 南溪县| 句容市| 威信县| 广西| 六安市| 洛隆县| 通海县| 延川县| 库尔勒市| 怀宁县| 诏安县| 松滋市| 屏东市| 义乌市| 炉霍县|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