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李泰走了兩步又說道:“李正他是我朋友,可我也是魏王,你們的話我下次一定遞給李正,只是李正性格古怪,能不能見你們還要看他自己的想法。” “魏王殿下,這是我寫的文章給你帶給李正看嗎?”有個書生遞來一卷書。 又有人遞來一卷書,“這是我寫的,若是李正能夠在上面留下只言片語也好。” “魏王殿下……” 群眾的熱情難以抵擋,李泰連忙說道:“你們都把你們的投卷交給我,署名上寫好你們的名字,我會幫忙轉交給李正。” “好,先交給魏王殿下。” “交給魏王殿下。” …… 投卷的方式也可以投給朝中官吏,也可以在弘文館投卷,書生士子是可以投卷給地方官吏的。 文章被地方官吏看中之后,再隨著奏章送入朝中。 如今李正也是涇陽令,自然可以被投卷。 李泰也樂得借此來收攏這些書生士子的人心。 接過一份又一份的投卷,馬車里面都塞滿了。 李泰只好坐在馬車外,安撫好這群人后,小聲催促車夫,“趕緊打道回府,此地不宜久留。” 車夫趕緊趕著馬匹離開。 東宮 李正這一次在長安徹底正了他自己的名聲,太子也一直關注著事情的發展。 聽完了東宮屬官的稟報,李承乾問道:“李泰什么時候和李正交上了朋友?” “回太子殿下,我們也不知道,咱們的人一直盯著涇陽,魏王也只是去過涇陽幾次而已。” 當初應該直接向李正表達自己的意思,也不會被李泰給捷足先登了。 李承乾一拳打在桌案上,心中懊悔當初猶豫。 那時候所有人都認為李正是一個傻子。 思量之下李承乾問道:“你說有很多讀書人向李正投卷。” “是的。”屬官躬身回答。 現在的李正對長安的影響太大了,數百篇詩詞寫出來,就連長安的老一輩們都自愧不如。 如果說將來李正會是長安與關中書生士子的領頭人。 那么誰掌握了李正,就間接可以掌握天下讀書人? “你說李正和李泰就見了幾次面?” “對。”屬官回答說道:“應該只有三次,第一次是為皇后求藥。” 十四歲的李承乾又是一拳打在了桌案上,怒喝道:“狡猾的李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