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用,這事情我去安排,嫂子你放心,我能辦好。” 鐘溪道。 關盼想著她也該去做些事情,這樣才能長進。 這案子是白縣令親自去辦的,傳得挺熱鬧,第二天鐘家上下都說九太太連鬼都不怕,過了幾日梅州城里有人把這事兒編成了故事,在茶樓講起了故事。 關盼知道的時候,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這是后話了,八太太和關盼,以及兩位老太太,以及鐘家六爺,眾人一起去了原先那位六太太的娘家。 那位六太太是附近一個村子里頭出來的,不過她和關盼不一樣,她家姓吳,祖上三代,自在朝中當過四品的官,現在雖然沒落了,但這個村里頭幾乎所有的地,都是他們家的,離江寧府也不遠。 一行人天不亮就走了,做了許久的馬車,上午那會兒才到。 吳家也算體面,在村口迎候著,等人過來,便客客氣氣地把人迎進去。 只是一進門,關盼就聽見吳老太太的哭聲,邊哭邊說道,“我的兒啊,你好好的一個人,怎么嫁到了鐘家,就難產去了,一尸兩命,如今你那負心人要續弦了,你日后可怎么辦啊!” 吳大嫂不好意思地看著他們,說道,“自從小妹去了,我婆母便郁郁寡歡,每每想起小妹,更是心如刀割,白發人送黑發人,還請你們見諒。” 大老太太也跟著哭起來,說道,“可憐六兒媳婦,那實在是個好孩子,我想著也覺得心痛,這不算什么。” 進了堂屋坐下,吳老太太也是哭個不停,一句話都說不成,關盼想著也覺得唏噓,好好一個姑娘,嫁出去沒兩年,人就沒沒了,但凡是個當娘的她都不能忍。 就這么等了快一個時辰,已經過了中午,關盼都餓了,吳老太太才停下哭聲,說道,“親家母,我女兒走了兩年多了我也不是不讓六郎成親,只是我心里頭難受,六郎續弦,娶的還是親家母您娘家的姑娘,那我的女兒,她又算什么。” “她當然是六郎的元配嫡妻,續弦雖是我娘家的姑娘,卻是比不過元配的,”大老太太頭疼非常,卻還要強行應付這位吳老太太,“自來都是如此。” 吳老太太臉色不虞,開門見山,“這樣吧,我也不為難你們,讓你娘家的姑娘,以平妻的身份進門,生下了長子,記在我姑娘名下,逢年過節,要祭拜我姑娘,喊我姑娘當親娘,也要常與我家來往,免得日久天長,你們就要忘記六郎還有個元配,忘記我女兒是懷著你們鐘家的孩子,難產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