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陸班眉頭皺在一起。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見劉欣對他說類似這種語氣的話了。 從劉欣開始接受心理治療到現在,其實劉欣已經勇敢的走出了很大一步,但是陸班知道,此時的劉欣,絕對是不正常的狀態。 此前,劉欣是一個大大咧咧的姑娘。 現在柔柔弱弱的像一只小白兔。 一個人哪怕變化再大,也不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 她病了。 “等忙完這兩天,我就回去,最近天冷的很,回去我們吃火鍋好不好?”陸班緊皺在一起的眉頭舒展開,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自然一些。 “好啊,我好久沒吃火鍋了。” 劉欣開心起來:“陸班,要不我們開一個火鍋店吧,就開在影視城,生意肯定會很好。” 陸班點點頭:“那等我回去。” “好。” 陸班掛斷了電話,整個人卻陷入了沉思。 劉欣是病了。 而且病的不輕,心理醫生傳來的資料里面將劉欣這種病稱之為——DID。 “DID: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俗稱多重人格障礙。 DID是一種很嚴重的心理疾病,指一個人具有兩個相對獨特的并相互分開的人格,并以初始人格為主人格,衍生人格為亞人格的一種精神變態現象。 正常人在相同時刻存在兩種思維方式。 這兩種思維的運轉和決策不受另一種思維方式的干擾和影響,完全獨立運行。 也就是說。 劉欣在陸班面前現在的轉變,更像是劉欣的衍生人格。 當然也有可能這才是主人格。 陸班不清楚,心理醫生也不清楚。 “或許真正清楚的只有劉欣自己。”陸班在心里嘆了口氣。 DID患者其實也是一種人格的內在狀態與外在狀態的分裂,其分裂的程度受外在環境“壓力”的大小及自我調適機制的情形的影響,隨機地表現為不同的狀況。 一般說來。 外在環境的“壓力”越大,自我調適機制的功能越差,則人格分裂的程度越大。 所以陸班現在不敢給劉欣壓力。 但是他有時候有一種感覺,自己會不會就是那個“壓力”。 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把陸班嚇了一跳。 他看了來電顯示,接通電話調侃道:“孔總,您老人家終于給我回電話了。” “咳咳,愛卿聽旨。” “嗻……” 陸班打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行了,說正事,你問的怎么樣了?” “我媽那邊問題倒是不大,關鍵是劉欣她一明星,好歹是一奔著一線去的二線藝人,她去居委會,這種事情我都不敢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