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早就立好了規矩,先登記,再發待診牌號碼,以此順序來排位,就和醫院與銀行排隊一樣,誰也插不了隊,號碼不到你,你插進去也沒用。 病人們聞言大半星散而去,還有不少人還站在原地,卻是蹲坐在地下,拿著饅頭饃饃各種干糧對著自帶著的水湊和著小口吃著,這些,是真的窮病人,窮到治病治到家財散盡的地步,有了希望的他們,此時排上了隊,害怕希望消失,此時連半步都不愿離開。 東郊區,一家新成立的私人飯店,這飯店甚至都沒有名字,卻是周成與孫華與身后追隨者聯盟所有成員合力出資創辦的飯店。 這家店只接待一位客人,那就是道一真人。 剛進店,一股股沁人心脾的藥膳味撲入鼻間。 沒錯,說是飯店,但其實還要加一個前綴,那就是藥膳飯店! 這家藥膳飯店,包括飯店老板,服務員,廚師,幫廚,甚至洗菜洗碗的阿姨全都是追隨者聯盟的成員,也就說全都是王道一治好的病人。 為此,還請來了一位專業做藥膳食補的退休老中醫,名叫張德興的老爺子,專門為王道一每日的午餐與晚餐調制藥膳配方。 這位張德興老中醫不是王道一治好的病人,但他的親兒子張杰卻是,也是頗為無奈,老中醫退休前救人無數,退休后卻治不好兒子的腎癌! 張德興老中醫日常生活里說過無數次養生方法,家里也隔三岔五吃一頓藥膳,一家人的身體都調養的健健康康,但,唯一沒想到的是自家兒子張杰,正是因為老中醫的調養,有了倚仗,從而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縱情聲色,沒有顧忌,稍微感覺虛了,就吃藥膳,天長日久下,這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啊。 中間又因為亂找小姐,多人運動的原因,張杰三十多歲時得了非常麻煩的梅毒性病,治好沒多久,天天藥膳補身,沒過多久又開始旦旦而伐…… 終于,張杰四十二歲時腎臟受不了了,一朝起一病不可收拾,最終發病嚴重成了腎癌。 那時,張德興也只能老淚縱橫,回天無術。 張德興扶在兒子張杰的病床前痛心疾首: “早就和你說過,中醫的最大長處,永遠不是治已病,而是治未病……” “你糊涂啊,我教了你那么多年,為什么不懂啊,為什么啊!” “讓我一世英名盡喪,我這輩子救了多少病人,臨老了,自己的兒子卻治不好哇……” “扁鵲見蔡桓公,可以逃秦矣,可你是我兒子,我又能往哪里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