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先聲-《一世富貴》
第(3/3)頁
從茶法變更,緊接著榷貨務就出事,后面跟著發生三司公吏沖擊宰相府,鬧出了個大新聞。一環扣著一環,徐平不知道如果這次再和稀泥,下次會發生什么。
徐平絕不相信這些事情后面沒有關聯,幾次事情連起來,已經勾出了一個模糊的影子。想起徐昌以前說的什么劉太師,什么各京城權貴家里的干人,再加上這些各個衙門里的公吏,因為利益糾纏在一起,如果真聯合起來,這勢力還真是大得怕人。
前幾年那個誰來著,僅僅是在哪個庫嚴查了公吏貪污偷盜,一年收入就翻了幾倍。這要是三司的各個庫務全都是這樣,這就是一個地下朝廷啊!
跟這樣的勢力作對,徐平總是有些猶豫。如果朝堂上沒有大臣支持,單靠自己一個鹽鐵副使,只怕蓋子掀不起來,自己前程就先搭了進去。
但現在已經沒有選擇了,經過昨天的事情,再退讓下去,自己這個鹽鐵副使就成了木偶傀儡,只能任憑別人擺布。別說還想做什么事情,能安全當一任都不容易。
長出了一口氣,徐平直起身子,翻看案幾上的案卷。
這是他昨天跟高成端談了一下午記錄下來的,一些外人難以知曉的三司隱秘。
高成端世代為吏,他自己在三司做事也有近二十年了,還連個主事都沒有當上,這本來就有些不正常。他這種情況,不說做到最高層的孔目官,最少也該是專知主事。
高成端坦言,之所以如此是自己不融入周邊的同僚之中。
上幾代高家在三司做事,已經攢了不少錢,在家鄉襄邑縣是數得著的大戶。到了高成端這一代,有了比錢財更高的追求,一心要做官改換門庭。
徐平執掌鹽鐵司,尤其是設三司條例編修所,讓高成端看到了機會,便主動出來獻出自家所存的典籍,希望能夠博個出身。
依照高成端所說,三司歷代有公吏都會形成幾個團體,互相勾結,把各個國庫里的錢變成自己的錢。這過程雖然免不了大部分都分潤給各個衙門及上層高官權貴,三司的公吏們僅靠著喝點湯水也都發了大財,好多世代為吏的都富比王侯。
這一代的三司公吏更加厲害,有一位年老退職的公吏把這些小團體聯合了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組織。這組織如同寄生植物一樣牢牢地盤距在三司這棵大樹上,不斷地吸取養分越來越壯大。上至王侯宰相,下至各個衙門的主簿丞郎,很多都從他們那里分利。
選人升遷極為艱難,很多就在各個衙門里轉來轉去,年長日久,更加容易跟這些小吏勾結在一起。反而是那些低級的京朝官,夾在中間被耍得團團轉。
這位有大神通的年老公吏姓劉,因為有檢校太師的頭銜,人人稱為劉太師。
公吏衙校的檢校官自成一個系統,除了有個虛銜外別無意義,只是公吏們之間用作相互之間的美稱。這位劉太師卻把這虛銜弄得跟實銜一樣,真算是非同一般的人物。(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锦屏县|
尚志市|
石嘴山市|
霍州市|
高尔夫|
周至县|
香格里拉县|
浮梁县|
靖宇县|
河津市|
汝州市|
望奎县|
轮台县|
郁南县|
敖汉旗|
新龙县|
临安市|
白水县|
清流县|
塔城市|
义乌市|
察隅县|
锡林郭勒盟|
龙里县|
郯城县|
兴海县|
德安县|
全椒县|
琼海市|
内丘县|
宣城市|
新宁县|
安西县|
葵青区|
昌都县|
临夏县|
伊吾县|
阿勒泰市|
太谷县|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