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看快到月底,科舉的熱鬧勁終于過去,京城慢慢恢復正常。 徐平卻越來越忙,公事加上私事,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因為春天即將過去,農忙的時節(jié)也到來了。谷雨節(jié)氣,正宜百谷,播種移苗,埯瓜點豆,都是在這個時候。 今年又加上幾個熟悉的大戶在下邊縣里買了地,如王素幾家,不時就因為農事來請教徐平。最近時間徐平出了幾本書,全部都是關于農事的,別人眼里他就是專家。 二十七這一天,下午徐平在衙門里處理了些事情,正要離去的時候,宮里的小黃門過來,讓徐平進宮去,皇上在宮里后苑召對。 自要求建營田務,趙禎說了幾次要召對徐平,時間一直湊不到一起,便耽擱下來。三月二十六谷雨,如今谷雨過了,再等不下去,只好把一些公事推后,下午召對。 隨著小黃門,徐平一路進了皇宮。這種召對不是奏事,已經不需要政事堂核準,一路上沒有耽擱,徑直來到了皇宮最深處的后苑。 谷雨時候,百花盛開,正是賞花的時候。后苑里桃紅柳綠,特別是從洛陽移來的一些珍稀牡丹,此時開得正艷。后苑是皇宮里面的園林,種的奇花異草不少,看來賞心悅目。 徐平上前行了禮,發(fā)現還有翰林學士晏殊站在一邊。 晏殊就是謹小慎微的性子,當時的那種情況,讓他給李宸妃寫制詞,必然會有把柄落在別人手里。大家包括趙禎也知道這一點,發(fā)配出去幾個月,依然招回來做翰林學士,不過宰執(zhí)他是一時半會當不上了。 上朝班次翰林學士僅次于宰執(zhí),地位尊崇,當過了宰執(zhí)回來了接著做也沒有什么,不像三司使和知開封府這種職位,會丟了面子。 徐平向晏殊見過了禮,趙禎興致勃勃地道:“谷雨節(jié)氣,快到插秧時節(jié)了,徐平,我這里也種了一些你家里出來的稻種,你過來看。” 說完,興沖沖地先向旁邊的秧田走去。 皇家籍田種稻,一向都在城北的瑞圣園,不過后苑里面也有種的記錄。太祖宋皇后就曾經在后苑種桑養(yǎng)蠶,親自織錦。在后苑里面開田種稻,皇帝可以時時檢看,不像瑞圣園那里全是內侍和官員代勞,只等收稻子時去看一看,純粹儀式。 徐平家里種稻這么多年,憑他前世的記憶,自然會留意選稻種。就是徐平在嶺南為官的那幾年,家里也依然按他吩咐下來的方法年年選育,到現在已經有了穩(wěn)定的新品種。 雖然沒有轉基因和人工雜交那么復雜的技術,人工的自然選育還是不難的。徐平又有前世的知識,知道該向哪個方向培養(yǎng),好一點的稻種選出來是自然而然的。 中國一直有人工選種的習慣,但不系統(tǒng),方向也不明確。比如稻種,除了高產,還會有意選那些高大的植株,雖然也選出了一些優(yōu)秀的品種,但很雜很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