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目前,大學城附近有三大教育類的培訓機構。 分別是星優教育、學思教育以及多唯教育。 一直以來,附近生源都差不多歸于這三大機構。 可以說是三國鼎立的狀態了。 他們會暗地里搶生源,有一種面前笑嘻嘻,背后mmp的既視感。 但因為它們各自的分區比較多,背后的資金流動大,所以誰也都沒有弄垮誰。 他們會互相打價格戰,目的就是耗死其中一個機構,然后把那邊的學生全部分過來。 看上去好像就只有這三家在明里暗斗。 但勇敢的創業者也會創立其他機構。 這個時候,平時內斗的三大機構就會團結起來。 先把那些小苗頭的培訓機構弄垮。 最初,三家的銷售部得知有一家名為“培優教育”的機構創立時,還有些不以為然。 因為他們獲得的消息是好幾個在校大學生開創的一個輔導班。 壓根不起浪。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灝“培優教育”的生源卻漸漸地多了起來。 從一開始的幾個慢慢變成了四十多個學生。 雖然和那些上千人的培訓結構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但要知道,培優教育創立僅僅不到一個月! 這種規模的發展速度著實有些迅速。 于是三家機構的市場負責人便通過打電話來詢問培優教育的招生機制。 當他們得知,目前培優教育主打優生模式,并且學費是普遍市場的一半價格時,他們著急了。 于是他們立刻召開了三家培訓的市場會議。 特別是星優教育的市場負責人一進來,便罵罵咧咧道:“他媽了個巴子,這些小兔崽子在破壞市場!” 學思教育的市場負責人是一位中年婦女,她則是推了推自己的眼鏡道:“可是,人家如果不利用價格戰的話,怎么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呢?你要知道,現在這附近的生源都是我們這三家包了。” 多唯教育的市場經理也點頭著:“是的,所以咱們也別大哥說二哥,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怎么解決這個培優教育,我先說好啊,可不能讓它發展起來,不然的話,到時候咱們招生就有困難了。” “我聽說他們那幾個小孩中,有一個還是省理科狀元。” “是的,他們就是利用省理科狀元這個噱頭來吸引那些優生,加上價格減半的招生方案,讓一些優生家長比較青睞。” “這就比較麻煩了。” 就在大家商量的時候,召開這次會議的多唯總經理便問道:“他們之前是在哪兒宣傳,在哪兒找的新生?” “是在我們本地的家長論壇里。”一個屬下解釋道。 多唯總經理聽后點點頭,隨即看向另外兩家負責人說道:“那就先用這個方法......” 一天過后,本地的家長論壇里開始出現了許多負面帖子。 【小機構沒有太多能力的吧,就算再優惠又能怎么樣?孩子如果沒有進步,交了錢還是會打水漂呀。】 【是的,我們要謹慎,要參考網上的評論,其實選大機構的話,明顯會好很多。】 【之前不是有一個培優教育么?好像聽說他們的老板那些都是剛剛上大一的娃娃,比我們孩子大不了多少,這不是坑人么?反正我覺得他們的機構不咋地。】 當時,董澤鑫看到這些帖子后,立即在后面解釋著:【其實機構無所謂大小,只要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能真正的讓孩子學到知識,培優教育的老師們雖然都很年輕,但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受到孩子的喜歡。】 但他的這個帖子引發許多人的質疑。 【我怎么知道那機構開著開著會不會倒閉了?到時候不就直接把我的錢卷走了么?】 【是啊,我還是比較相信多唯教育。】 【算了,算了,本來是打算去培優教育的,聽你們一說,我還是選擇星優教育吧。】 ...... 這樣的帖子就像是雨后春筍似的,源源不斷出來。 董澤鑫不知道怎么辦了。 一旁的馬芊芊則是立刻給他支招,她說道:“你現在給李灝打電話,把這件事告訴給他。” “好,好。”董澤鑫便拿起手機,撥通了李灝的電話。 而李灝得知這件事后,并沒有感到很意外。 相反,他覺得自己的培優教育總算引起那三大機構的注意了。 其實早在創業前,他便對同城的各大培訓機構進行了解。 他發現來來去去就是那三家機構。 它們會互相搶生源,總得來說也就是三國鼎立的階段。 誰都不服誰,都拿流動資金占領市場,就看先把誰耗死。 可是一旦有其他機構冒頭的話,他們就會立刻聯合對付。 這種流氓的市場壟斷,也算是基本操作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