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馮延生一聽李裕這話,那張強顏歡笑的老臉頓時變得極其精彩,一時猶如獲獎小紅花的娃娃一般,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受寵若驚間,老臉早已掛上了幾滴清淚,哽咽道:“真的?” 看到馮延生這半百老頭在自己面前煽情落淚,李裕還真是有些受不了。 “行了行了,馮大人先別煽情了,有道是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騾子是馬,且先驗過再說。” 畢竟,主從二人光顧著在這煽情取名,而最終實驗三炮不響,那可就尷尬了。 李裕索性定住心神,平心靜氣的等著看第一批三門火炮,能否達到期望值。 而馮延生聽聞這話的時候,也是瞬間就進入了狀態。 只見馮延生用手袖抹了一把眼淚,當即接過一面小紅旗搖晃起來。 馬車上的裝填手見到指揮搖旗,當即裝填彈藥,然后引香點火。 隨著引線劇烈燃燒,只是幾個呼吸之后,三聲震耳欲聾的炮聲頓時炸響在鑄造司駐地上空,隨后,只見一里開外的小型人工湖升起三道數丈水龍。 李裕二人見狀,默契的大喊道:“成了!” 火炮的成功引火,以及成功發射,意味著大秦全面進入火器時代,而日后遠征軍遠征。 靠的是什么? 是機動部隊,是馬背,更是眼下這等可以隨同馬車移動的攻城大殺器。 當然,火炮作為進攻用的攻堅利器,其體型過大,連上馬車的重量足足一噸半,需要至少匹好馬來拉車。 這樣的缺點,李裕雖然用到了拆卸法來優化便攜性能,但這也涉及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需要很多能夠駕馭四馬同開的御車士卒。 而舍棄戰車多年的大秦,對于“駕駛員”的培養,還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春秋戰國。 所以,在驗證了火炮威力之后,李裕當即打道回府,入了咸陽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