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人意味深長的看顧瓷。 顧瓷:我不是,我沒有,他不是我兒子。 三人在客廳聊著,很快,顧瓷的師母就從樓上下來。 師母要比她老師年輕那么十歲。 舉止優雅又得體,看到顧瓷之后,便在她身邊噓寒問暖,顯然是對她很是喜歡。 顧瓷耐著性子坐她身邊回答,然后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她。 師母被顧瓷討好的直笑。 厭厭的到來也讓師母歡喜。 家中只有她和老師,難免有些冷清,唯有顧瓷回來的時候,家中才熱鬧一些,現在又來了一個小孩兒。 如果不是兩年前顧瓷經常回來看他們,師母還真相信這小孩兒說的了。 這不是顧瓷的孩子,但并不能擋住師母對厭厭的熱情。 厭厭不是一個內向的孩子,熟悉環境之后,整個別墅里面都是他的笑聲。 顧瓷見老師和師母開心,吃完午飯后也沒直接走,而是留下來讓厭厭再陪他們一會兒。 順便,顧瓷也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了老師。 老人聽完她的話,并沒有說什么,“你自己的事業,你自己做決定就好。” 本來,老師是想讓她專注于古典音樂,但顧瓷愛上唱歌和作曲,走了一條明星的路子。 比起她早早在古典音樂界打下的基礎,顧瓷走的另外一條路難免難走了些,不過這是她自己選擇的,如今顧瓷的事業逐漸紅火起來,老人并沒有認為顧瓷浪費了自己的天賦。 她能好好發揚音樂,這就足夠了。 顧瓷本來對自己的做法還沒有多少信心。 急流勇退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這事兒雖然是顧瓷的臨時之舉,但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她如今走進岔路口,對于堅持自己的風格還是迎合大眾審美兩條路,還沒選擇好。 雖然她嘴上說著是幫厭厭找家人,但到底還是她想冷靜一下,好好選擇自己未來的路。 現在聽到老師的話,顧瓷內心瞬間就堅定起來。 路是她自己選的,決定也應當她自己做。 老師和師母年紀都大了,臨到一點半左右,便面露疲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