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午小雨還是時斷時續的下著,不過到了傍晚時分天就已經徹底放晴了,天邊還出現了火紅色的晚霞。空軍基地里無論是飛行員還是地勤,都趁著這段一天里氣溫最宜人的時間,跑到室外吹個小風散散步。就在赤色夕陽的映照下,一架草綠色迷彩涂裝的JU88B轟炸機輕巧的降落在了此時還未干透的土質跑道上。 這架轟炸機屬于第三批到達法屬印度支那的德國航空部隊,同一撥到達的一個容克運輸機中隊此時已經進駐海防空軍機場。算起來這些飛機其實才應該是第二批次,不過因為一些外交上的原因,在開羅耽擱了一周,結果等到他們輾轉幾個基地最終到達法屬印度支那時,已經遠遠落在了戰斗機部隊的后面。總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全體都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到達,同時途中也沒有發生什么意外,沒有影響到統帥部計劃的進行。 布倫博格元帥覺得目前一切已經準備就緒,行程也耽擱得夠久,是時候按照原定的計劃行動了。有部分使團成員提醒元帥,目前南亞的局勢很復雜,應該注意日本方面的反應。但是布倫博格卻認為這是德國的外交活動,沒必要在乎第三國政府的意見。他已經在當地收集到了不少關于中國抗戰的情報,情報渠道來自于逃亡到法屬印度支那的中國難民,流亡的前中國官員、還有來往于東南亞各大口岸的法國貿易商人。 “中國的情況比我預想的還要糟糕,他們現在急需來自外界的幫助,相信他們的領導人一定會歡迎德國特使團的到來。”在先導隊出發的前一晚布倫博格在自己的日記上這樣寫到。 德國與中國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親密的合作歷史,這一點在各種文獻記載里都有過詳細的描述,在這里也就不一一細表。德國對于中國政府的認識其實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和中國有外交往來的歐洲國家,因為德**事顧問們在任職期間積累下了不少于中**政兩界最頂尖的官僚打交道的經驗,要說對于中國的官場和軍隊情況都有著很深入的了解。或許雙方在思維模式上有著嚴重的差異,但是并不妨礙德**官們把看到的一切都用文字記錄下來,這些資料成了研究當時這段特殊歷史的珍貴文獻。 布倫博格在來之前就已經收集了一批當年顧問團軍官的日記和報告,一路上他認真的閱讀了這些資料,意圖從中分析出中國領導者們的性格與偏好,為了完成元首托付的使命,元帥把這次出行當成了一場重大的戰役,所以事先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對于那位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性格分析方面,陶德曼和法爾肯豪森兩個人的報告顯得尤為重要,布倫博格已經發出了一份電文,請求元首把這兩個人調到他身邊來,必定會對這次出訪有著極大的作用。陸軍元帥甚至還在電文末尾懇求,要是不方便的話,哪怕來其中一個也好。 當然在元首回應他的要求之前,布倫博格不會傻傻的就在那里等待,按照早就預定好的程序,他向中國派出了特使團的先導小組。小組有兩名德軍聯絡官組成,在得到命令的當天就從東京驅車來到了三十公里外的和樂基地,而在傍晚到達的那架JU88B轟炸機,即是接送他們往返中國的交通工具。 “這是最新型號,目前在空軍里加起來都不超過三十架。”史博茹少校站在基地巨大的機庫里,指著那架線條優美的轟炸機向身邊的兩名陸軍軍官介紹到。這架轟炸機在到達西貢之后重新噴涂了林地折線迷彩,在轉場的路途中又經過了雨水的清洗,一眼看上去就像剛出廠的一樣。 “史博茹少校,約阿希姆.迪爾克森少尉奉命前來報到,很高興再次見到你,你應該還記得,這是我的無線電操作員魯德曼勤務中士。”兩位正在機翼下檢查的機組成員看到了史博茹,連忙跑過來敬禮報告。 “很高興又見到你們,迪爾克森、魯德曼,你們路上沒有遇到什么問題吧。”史博茹還了個軍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