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四零年十月十三日,這天正好是星期天,柏林動物園如今每逢周日,都會進行幾場動物表演,吸引了大批的柏林市民帶著家人前去觀看。 這座德國規模最大,也是建立歷史最早的動物園。這座占地廣闊的公園是普魯士威廉四世國王送給柏林人民的禮物,在隨后的時間里德國最著名的設計師們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杰作,一時間成為了整個帝國的焦點,公園里那些充滿了異國情調的精美建筑,向世人展示著德意志帝國的文化底蘊,成為了民眾競相傳誦的美談。 這座公園坐落于舊柏林城區的西南角,原本是普魯士王室的雉雞養殖場,向王室廚房提供每天都需要的雉雞和其他野味禽類,現如今因為城市的向外擴張,處于市郊的動物園漸漸成為了城市中心的一部分,在那些缺乏娛樂的時代,成為德國人休閑時間最喜歡去游覽的地方。 甚至德國的鐵路系統,都專門在這里設置了一個站臺,也就是日后著名的柏林動物園站。 在火車站出口旁的雜貨鋪里,約翰.戈爾德花了十五芬尼買了一本旅游手冊,里面有最新版本的城市游覽地圖和相關的著名景點介紹。和其他從未到過柏林的德國人一樣,他曾經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期待和向往,等真的來到這這座帝國的核心之后,戈爾德發現之前聽到的那些傳聞并沒不是什么夸張,熱鬧繁榮的帝國首都沒有讓他失望。 戈爾德把旅行手冊塞進了外套的口袋里,跟隨著人流沿著火車站前的人行道向著南面走去。本來動物園在正對火車站的位置開了一個西門,不過因為人們爭相橫穿馬路影響到了正常的交通,所以大部分時間處于關閉狀態,所有想要去動物園的游客只能繞道從南北兩個正門進入。 戈爾德去的是距離火車站最近的南門,這位來自于赫茲貝格的壯漢努力裝出一副見多識廣的城市居民的模樣,盡力的克制自己不像一個鄉下土包子一樣傻乎乎的東張西望,但是當他隨著人流拐上興登堡大街的時候,望著繁華的街道和遠處威廉國王紀念教堂的尖頂,戈爾德依舊還是目瞪口呆看傻了眼。 興登堡大街兩旁全是高達五層樓的巴洛克、洛可可以及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筑,中間是一條八米寬的人行步道,兩側各有一條有軌電車道,再外側是汽車車道和建筑物下的人行道,柏林市政府在這條五十米寬的大街上構建了一套如同華夫餅般層疊卻井然有序的交通系統,往來穿梭的車輛以及悠然步行的游客和行人,構成了一副歐洲一流大都市的繁榮景象。 戈爾德漫步在路中間的人行步道上,向著遠處威廉國王紀念教堂的哥特式尖頂前行,此時他有些后悔沒有聽從朋友的建議,去村里小學教語文的貝爾先生那里,借他的那臺七成新的蔡司照相機,否則就能拍下一大堆精彩的照片,讓村里那群伙伴好好見識一番了。 穿過教堂前的卡爾古斯塔夫廣場,戈爾德拐上了布達佩斯大街,其實在教堂門口就已經可以看到柏林動物園那充滿東方色彩的南門了。后世里這座精美別致的大門,遭到了嚴重的損毀,只留下了正門基座的一部分,與其配套的票務和問詢處辦公樓等建筑在蘇軍的炮火轟擊下徹底蕩然無存。 這些出自于德國頂級建筑師之手的建筑,一直都未能得以重建,所以后世人們看到這座南門時,會覺得那種風格不倫不類的實在有些突兀。 而現在站在這座完整的南門前時,戈爾德被整套充滿濃郁東方色彩的建筑給迷住了,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建筑形式,那鋪著綠色瓦片的屋頂與拱形的劵檐,處處顯露著一種東方的精致與神秘。 正門是一個帶著拱形劵檐的門樓,基座是兩頭東方風格的石雕大象,不少游客以為這模仿的是中國式樣,卻又和中國傳統建筑大相徑庭,于是后世里常常會被中國游客取笑,外國人沒見識過真正的中國門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