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東張西望,到車上再說。”韋爾貝大步向著走廊出口走去。 四零年的美利堅合眾國,比大多數讀者想象中要糟糕的多。大蕭條的陰影一直籠罩著這片國土,雖然市面上歌照唱舞照跳,卻無法遮蓋住底層民眾貧困潦倒的生活。 羅斯福的重稅政策雖然遏制住了赤字,同時也遏制住了國內的正常商業運轉,大企業家不再愿意投資新的項目,整個社會發展陷入了無可救藥的停滯狀態,不少地區的基礎建設更是出現了嚴重的倒退。 羅斯福聲稱每個家庭桌上都將會有黃油面包和肉,結果大部分美國人看到的只有土豆。美國有世界最強的石油工業,普通民眾卻消費不起日用的汽油。 美國國內汽車銷量大幅度衰減,汽車生產商開始熱衷于生產豪華定制車型,因為產量少、用工少、容易控制成本,而且消費者都是富豪,能夠保證足夠的利潤。 以至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美國豪華車泛濫的時代,出現了一大批外形精美性能超群的豪華訂制車,產量往往只有兩位數,只有歐美頂級富豪才有資格問津。 工廠企業在瘋狂壓縮成本,工人的權益根本得不到保證,公會遭到了政府與企業的聯手打壓,資本家們甚至不惜調動國家機器武力鎮壓工人運動。 羅斯福為了掩蓋新政的失敗,動用行政手段控制公眾輿論,甚至不惜公開說謊欺騙大眾。他很清楚一旦自己下臺,接任的共和黨人絕對不會對他客氣半分,他之前所有努力掩蓋的真相,都將會暴露在公眾的面前,羅斯福家族積累下的聲望和名譽將因此一朝喪盡。 他和丘吉爾其實是一類人,個性倔強充滿自尊心,視個人的名聲超過自己的性命。這也就是羅斯福在最后一刻放棄退休的念頭,打破美國歷任總統的習慣,試圖尋求第三任連任的真正原因。 他還想作最后的掙扎,期待著再用四年的時間,繼續完成他的新政,他拒絕承認失敗,拒絕承認自己的政策具有重大的缺陷。 歷史上,是二次大戰拯救了他的名聲,人們把視線轉向了這位總統在戰爭中的功績,而故意忽視掉他之前八年任期的拙劣表現,出于勝利者不該受到指責這種規則,羅斯福成為了歷史偉人。 歐洲戰爭的爆發讓羅斯福看到了一絲希望,他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場戰爭對美國社會可能造成的影響。特別是經濟方面,普通的經濟生產政府無法控制,但如果是政府訂單呢,政府能夠隨意按照需要,刺激各種軍需物資的生產。 將表現疲軟的民用企業轉向軍工生產,不但可以提供大批的工作崗位,而且還能刺激整個產業鏈的蓬勃發展。如果可能,整個國家體系都將能夠調動起來,社會內部矛盾將得到轉移,一切問題都能以為了戰爭服務作為答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