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兩名山地老兵在給自己加餐之際,他們口中的那位皮耶羅少尉,正帶領著連部的副官,對部隊攜帶的輜重馬車上的物資進行著例行清點。 這位少尉兩個月前在阿爾卑斯前線陣地上過了他的三十歲生日,同時還慶祝了他在維羅納營服役三周年,從那時起他真正成為了一個老兵,融合進了這個小小的集體,成為了勇敢山鷹中的一員。 可以說當時意大利軍隊的基層士兵是非常團結的,士兵們守望相助生死與共,這一點很多德國部隊都做不到,日耳曼人如果沒有嚴格紀律的約束,內部早就斗成了一鍋粥。 而意大利的阿爾卑斯山地部隊,因為任務類型的特殊,早就樹立起了自己的風格,部隊里的士兵親密的如同兄弟一般。因為在那些冰冷的山峰上,你能依靠的除了手中的冰鎬,就只有陪伴著自己的戰友兄弟。就是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中,鍛造出了士兵們相互之間毫無保留的信任和友誼,以及為了集體甘愿自我犧牲的奉獻精神。 這種特殊條件下構筑起的人際關系是異常堅固的,同時給這個團體帶來了強大的戰斗力。但是相應的,這種團體也變得異常排外,外來人員很難能夠融入這個集體,他們必須要花上很多的時間向老兵證明自己的價值,并且通過嚴酷的考驗來獲取所有人的認可才行。 意大利軍隊的基層權力已經不光只掌握在軍官手里,真正維持意大利軍隊運轉的,是那些志愿老兵和中下級士官,低級軍官如果不講規矩,很容易會被部下用各種名義架空,這一點又和日本陸軍很相似,這是軍隊內部階級撕裂軍紀散漫時產生的通病。 意大利軍官階級和士兵階級簡直就是兩個位面的生物,雖然墨索里尼公開表示自己反對高級軍官在軍隊里的貴族待遇,但是他個人享受的奢靡生活,導致這些命令毫無說服力,更別提會對軍官產生什么約束。 士兵們會認真服從上級的命令,但是私底下不要指望他們會對上校和將軍們表示出絲毫的尊敬。這種情況非常危險,因為一旦失去軍階給予的約束和威懾力,軍隊的組織將承受不了太大的壓力。 皮耶羅的軍階太低,所以很容易讓士兵們把他視為自己人,加上平時性格和為人挺不錯,同時又很尊重部隊里那些“不成文的規矩”,在戰場上表現出了足夠勇敢的品質以及標準以上的指揮能力之后,這位少尉才終于被全體老兵所接受,成為阿爾卑斯雄鷹的一分子。 和其他官兵不同的是,他是維羅納山地營里少有的幾個法西斯國家黨黨員,而且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實權軍官。當然這個小小的少尉還不足以讓法西斯國家黨對其加以重視,但是這個身份卻讓他在部隊的中級指揮層里,獲得了不少話語權。 沒人知道這位少尉其實早已經對他參加的那個黨,徹底失去了信任與期望,在他看來這個組織如果不徹底加以改變,那么遲早有一天它會拖著意大利王國一起完蛋。而現在發生的一切,顯然已經驗證了這位少尉的預言。 營長是個死腦筋的薩伏伊蠻子,但是這一次卻表現的異常機敏,如果不是那位少校大人看出了統帥部計劃里的問題,那就一定是他從那些私人渠道里獲得了什么內部的消息。 反正現在皮耶羅少尉也管不了那么多,作為軍官他可以服從上級的命令,但是并不意味著他會像個傻瓜一樣白白的去送掉自己的小命,他不是孤家寡人一個,手里還指揮著一個山地步兵連,這意味著他必須要為這七十四名兄弟的生命負責。 為國捐軀是軍人的使命,但是讓士兵們為了墨索里尼和法西斯國家黨去死,這絕對不是一個能讓人鼓起勁頭的理由。 德國人那邊已經公開喊出了口號,那位元首宣稱自己不是意大利人民的敵人,第三帝國對意大利王國沒有任何領土上的要求,他們只想要推翻現任的羅馬政府,將自由的意大利人民從墨索里尼邪惡的獨裁統治下解放出來,讓自由的光輝再次照耀在亞平寧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將權力歸還意大利王室、議會以及自由的意大利人民。 說起來德國人的這堆口號,很是對一些意大利人的胃口,甚至讓人感覺寫這些宣傳口號的就是一個意大利人。 墨索里尼在這十幾年里至上而下得罪了一大堆勢力,不光是那些從一開始就仇視他的社會黨與保守派,還有他自己內部的那些曾經的戰友們,對于反對他的那些極右翼老牌黨員們,墨索里尼下起手來毫不留情。 更嚴重的是,當墨索里尼還在想方設法完善自己的獨裁體系之時,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某些行為,已經侵犯到了原本一直站在身后支持著他的薩伏伊王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