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的安齊奧還不是未來的那個度假圣地,現在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意大利漁村,村子的面積不大,村里只有三百多戶居民,因為缺乏燃油加上法國海軍的封鎖,這幾周漁船大部分時間只能停靠在港口里。漁民失去了日常的生計,不少人拖家帶口跑到羅馬城里碰運氣去了。 安齊奧附近的海底很平坦,德軍選擇了從安齊奧到內圖諾之間一片三點五公里長的海岸作為登陸區,因為兩個漁村原本就建有一排淺水碼頭,等到德軍工兵部隊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加固之后,完全能夠滿足登陸部隊初期使用的需要。 法國海軍還特意從馬賽拖來了幾條浮動碼頭,等到固定在岸邊之后,可以用來卸載一些重型的裝備,比如跟著來湊熱鬧的一個法國B1-bis坦克連。 法國人對這種坦克在戰爭中的表現很滿意,正在準備恢復生產這種昂貴的裝備,據說法國陸軍計劃與施耐德公司簽訂一份七十輛B1-bis型的采購訂單,用來重建在歐洲戰爭中被德軍重創的第一和第二后備裝甲師。 這兩支部隊在戰爭初期打得非常頑強,給德軍的輕型裝甲部隊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傷亡,德軍當時裝備的一、二、三號坦克所配備的火力,對于這些厚甲巨獸來說只能算是撓癢。 但是法軍司令部的僵化指揮讓這些坦克在整條戰線上疲于奔命,德軍很快就發現并摧毀了法軍的后勤補給單位,在德軍快速穿插的閃電戰面前,法軍裝甲師的編制被打散,這些重型坦克在耗盡了最后一滴燃油之后,不是成為德軍斯圖卡和重炮的靶子,就是在彈盡糧絕之后落入了德軍步兵之手。 話題扯遠了,再來看看德軍的登陸部隊,這一次德軍依舊投入了西西里島登陸時擔任主力的非洲軍團,德國重返非洲已經成為必然,沒人膽敢阻擋那位上帝使徒的腳步。英國人需要德軍幫助維護歐亞之間的交通線,當然也要為此付出一些報酬,德國當年的殖民地被歐洲各國瓜分,現在到了把這些土地還給主人的時候,英國預備先交還德屬東非的土地,那里將會重新豎起德意志的旗幟。 德軍的非洲軍目前編制內有兩個步兵師,第二十六和第三十一步兵師,這兩個常規步兵師并沒有什么特殊,只不過他們在到達非洲之后將進行摩托化整編。 非洲軍的裝甲部隊暫時只編入了一個第二十一裝甲團,這是今年一月剛組建的部隊,由國防軍第七和第三十五后備裝甲營整編而成,原本陸軍司令部準備在它的基礎上編成第二十裝甲師,不過因為德軍步兵單位正在重新編組,暫時還抽調不出裝甲師需要的步兵、炮兵與工兵單位,鑒于目前非洲方面并沒有什么能夠威脅到德軍的目標,所以暫時就把這個裝甲團單獨編入了非洲軍建制。 這是個嶄新的坦克團,擁有二百二十九輛各型坦克,因為編成較晚,所以部隊的主力車型是捷克制造的38T-E/F型坦克,數量足有一百二十一輛之多,同時這個團還擁有三十一輛四號初期型,足以應付敵方重型坦克的攻擊,至于其余的七十五輛,全都是一號二號之類的輕型坦克,也就是一群跑的飛快的脆皮。部分德軍裝甲部隊正在換裝,但二十一裝甲團顯然暫時是輪不到了。 二十一裝甲團的第一營二連兩個排的38T坦克,終于在午飯前被海軍工兵用躉船送上了安齊奧的碼頭,原本他們是準備跟隨坦克登陸艦首批登陸的,但海軍不準備再讓那些大船去冒可能擱淺的風險,這里的灘頭水位太淺,海軍擔心那些臨時改裝的登陸艦,很可能無法使用自身的動力撤回深海。 德國海軍正在與英國法國合作,設計一系列通用型的登陸艦艇,如果設計成功,將會成為英德法三國共同裝備的海軍艦船,這可是一筆相當大的買賣。 “不能從那里走,是這邊,往這個方向。”一名憲兵站在坦克的履帶板上,指著車長手里的地圖大聲說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