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垂死掙扎,唐彬再一次親自率領預備隊上陣殺敵,妄圖把入城漢軍驅逐出城堵住缺口,然而很可惜,唐彬本人雖然英勇,他麾下的晉軍將士卻大部分都是在陽安關和白水關先后慘敗的石苞舊部,站在城上守城或許還能發揮出應有的戰斗力,可是在同等地勢下交手,這些已經輸習慣了的晉軍士卒卻連一半的戰斗力都發揮不出來,普遍稍觸即退,喊殺得倒是有模有樣,腳下卻連連后退,還迫不及待的尋找起了安全的逃亡路線。 敵人的士氣萎靡到了這個地步,打先鋒的毛炅當然是想不氣勢如虹都難,不過片刻時間,毛炅率領的兩千前部就成功的全部殺入了城內,而當漢軍的后續大隊迅速接連入城之后,晉軍也開始了全面的潰敗,見情況不妙,還不想死的唐彬也毫無辦法,只能是率領敗軍從北門倉皇出逃,向東逃往了河池方向。 反倒是文官出身的晉廷武都太守郭定選擇了忠于職守,盡管漢軍已經大量入城,郭定卻還是率領著一部分守軍繼續在城墻上死戰,可惜這么做注定是螳臂當車,入城漢軍從內側打開了城門,接應了更多的漢軍將士入城后,漢軍迅速開始上城反攻,郭定麾下的士卒紛紛逃散,最后見大勢已去,身邊只剩下區區數人的郭定也只能是拔劍自刎,以身殉職。 順利拿下了下辯后,張志趁熱打鐵,又馬上安排趙全率領一萬軍隊向東去取河池,同時派人持書趕往西面武都小城招降,結果這兩手都取得了效果,趙全才剛剛兵臨河池城下,自知不敵的唐彬就趕緊帶著殘兵敗將逃往陳倉,河池縣令也馬上開城投降,同時還沒等漢軍主力抵達武都,只有幾百縣兵的武都小城就已經果斷的易幟歸漢,張志大喜,遂下令讓河池與武都的縣令原職留任,并且給予重賞。 這時,漢軍派往天水的細作也送來消息,說是晉廷的天水太守李弇,已經率領著四千多天水郡兵和陳騫支援給他的三千援軍,南下到了上邽布防,還在上邽一帶深溝高壘,準備長期久戰。聽到這個消息,從沒到過天水的張志難免萬分奇怪,說道:“怪了,李弇怎么放著天水郡治冀縣不守,把戰場選擇在上邽?我記得我們細作收集到天水情報上,沒說什么上邽是易守難攻的險要啊?” “后將軍,應該是因為糧食。”閻宇解釋道:“隴西高原的地形支離破碎,干旱少雨,適合耕種的土地極其稀少,惟有上邽位于河谷,得渭水支流的灌溉之利,土地也十分肥沃,不僅是天水郡最大的糧產地,也是隴西四郡最大的糧產地,今年隴西又全境大旱,糧食減產嚴重,上邽更是不能有失,所以李弇估計是寧可丟了冀縣,也不敢丟了上邽,也這才選擇先守上邽。” “原來如此。”張志醒悟點頭,又問道:“那你們覺得應該怎么打?是直取上邽去和李弇決戰?還是從西縣直接北上冀縣,先把冀縣拿下來,切斷上邽和天水北部諸城的聯絡,然后再考慮進兵上邽?” “后將軍,末將認為應該先打冀縣,然后分兵北上,去取顯親和成紀,然后再進兵上邽。”爨谷建議道。 “顯親和成紀不過兩個小縣,傳檄可定,用得著專門分兵攻打嗎?”張志問道。 “顯親或許可以招降,但成紀肯定招降不了。”爨谷答道:“后將軍有所不知,末將在漢中通過細作探聽消息知道,晉賊的天水太守李弇就是成紀人,同時還是天水的豪族出身,在成紀有著無數的同宗族人,基本把持著成紀的地方權力,所以只要李弇還在,成紀的縣令就算想投降也沒有這個膽子。” “不過我們分兵拿下成紀就不同了。”爨谷又補充道:“拿下了成紀后,我們就等于是控制了李弇的家族,李弇除了不敢頑抗到底外,說不定還有可能接受我們的勸降,讓我們直接吃掉天水的郡兵主力。” 張志哈哈大笑了,說道:“妙策,不過用不著等拿下成紀了再招降,可以現在就派人去上邽勸說李弇投降,他如果敢不投降,本將軍就滅了他三族殺雞給猴看,讓隴西和關中的豪強大族都知道,和我們大漢軍隊做對,他們會是一個什么下場!” “此計可行。”閻宇稱贊道:“換成別的軍隊威脅去打成紀,李弇恐怕還不會相信,但是我們不用運糧的大漢軍隊這么威脅,李弇怎么都得掂量掂量分量輕重。” “保險點。”張志說道:“既然有這個希望,那我們就派最擅長招降的人去。” 再接著,不消多說,沒過多久后,蘇鼎蘇大夫絕望而又悲戚的慘叫聲音,當然很快就在張志、閻宇和爨谷等人的面前回蕩起來…… “后將軍,下官不想去,也不敢去啊!叫下官當使者去威脅李弇,還要威脅說要滅他三族,萬一他發起火來一刀砍了下官怎么辦?下官還不想死,不想死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