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2017年12月10日,地下基地。 現實中過了三天半,機器人們一直在搬運材料,搬了三天多才把所有的倉庫填滿,雖說是因為貨車不大,但是連續不停的搬了三天多,也可見倉庫裝了多少東西了。 這里過了三天,而董晨卻足足在無人的輻射世界待了好幾個月,不是在外邊撿破爛就是在知識的海洋里蕩漾,只是蕩漾時間長了腦袋疼。 好在,董晨剛出來就有了好玩的東西。 等到他在學習艙中躺好之后,他覺得躺下的感覺還不錯,雖然沒有經過專門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也不是嚴格按照他的身形設計的,只是一般的通用設計,但是躺在上邊感覺軟硬適中,受力點也很均勻,躺的時間稍微長一點應該也不會太難受。 等他把手放在了兩邊的控制按鍵上之后,就深吸一口氣按下了關閉艙門的按鈕,就他手下邊的這幾個操縱按鈕就已經跟原來的不一樣了,原來的那個只是用來學習的,只有那么幾個簡單的按鈕。 現在董晨給學習艙加上了游戲功能,那么按鈕和操縱設施就要做出相應的改變了,電腦上的鍵盤就別想了,那么就只能向鍵位比較少的手柄靠一靠了。 不過由于鍵位被放到了兩邊,所以還是要稍微熟悉一下的,但是董晨不是為了專門來玩游戲的,他只是來實驗可行性的,咳,能用就行。 隨著艙門一點點的關閉,董晨能聽到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少,直到艙門完全關閉,他就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聲了。 如果這樣的時間長了,人在一個密閉空間里只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和呼吸聲,那么肯定是要出毛病的,好在這里不是審訊室,一秒或者兩秒鐘之后,一陣舒緩的音樂就輕輕的響了起來,同時他眼前的屏幕也亮了起來。 這張屏幕上顯示的內容跟在輻射世界的學習裝置上看到的不一樣,輻射世界的學習裝置界面簡陋之極,除了文字就沒什么了,而這張屏幕上顯示的東西卻是簡約有設計感,只是上邊的東西沒多少,只有一個學習視頻的圖標和游戲圖標。 想到這臺設備的名字,董晨就很自覺得挪動操縱桿,直接點到了那個……游戲圖標上。 在董晨點了游戲圖標之后,屏幕就漸漸的陷入了黑暗,而作為艙內唯一的光源,屏幕陷入黑暗之后,整個艙室就變得黑暗了,連那淡淡的舒緩音樂都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緩緩響起的游戲音樂。 其實在艙門關上的那一刻,微波發射器就已經開始發散微波,已經開始逐漸影響董晨的分辨能力了,讓他的注意力特別集中,并且對看到的東西記憶深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