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給沙漠重新披上綠衣,這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不過就像一句話叫“過猶不及”,那就是差不多就行了,做的太過了反而會引起不好的效果。 沙漠常常被視為環境惡化的產物,但實際上,沙漠也是維持地球生態循環的一分子,同時也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能源和資源。 很多沙漠都是自然形成的,并且在幾萬或幾億年前,此時的沙漠地帶同樣是密林覆蓋或海水密布的。 只是時間讓它們變成了沙漠,賦予了他們別樣的使命,在幾萬或幾億年過去之后它們又會長滿植被或變成海洋。 不過現在人類想用比較短的時間把它們在變成森林,這個時間或許是幾十年,也或許是幾百年。 但既然說時間已經賦予了它們使命,那它們就不是那么好解決的。 好在,董晨這里有先進的技術,方定波又把技術根據現在的地球環境還原出來了,可以在短短幾年間就改變它們。 不過在他們要綠地球的時候好像想起來了什么,那就是地球某個時期確實是“綠滿地球”、“到處是樹”,但是那時候的環境貌似并不適合人類。 那個時候好像是大蟲子的天下,嗯,很大很大的蟲子。 比如某遠古蜈蚣,體長2.6米,主要靠吞噬植物和小型動物為生。 蜈蚣…… 吃小動物…… 董晨和方定波查資料的時候面面相覷,他們表示只見過雞吃蜈蚣的。 而且那叫一個吃的輕松寫意。 意識到這不是個事,所以兩位整體環境方面的小萌新就開始找外援了。 本來是要自己公司做的,不過這就顯示出了他們的不足之處,那就是公司發展太快,有一些方面已經跟不上了。 而且弧光集團有個特點,那就是前期所有的核心技術都是由董晨直接拿出來的,導致弧光集團所有產品的研發周期都非常短。 那是相當的短。 這點時間,其他公司的論證和籌備可能都還沒完成呢,弧光集團這里已經出成果了。 這也導致一些流程上可能會出問題,那就是一些要準備的東西就倉促了,本來這個新型植物要成功的話,孫浩是要請專門的研究所進行模型論證的。 或者直接和國家合作,國家進行論證或出方案,自己這邊只管種樹就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