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在此等營寨之外,還有那些大勢力打造的神兵利器,兼具有承載門人的效果,寶塔,銅殿,浮空大艦,形如山岳實則內(nèi)部如同蜂巢的劍冢等等。
原屬于天督山麾下的兵力,加上最近陸續(xù)應(yīng)邀而來的正道各方之后,總?cè)藬?shù)已經(jīng)達(dá)到了三百萬眾。
從那些最為顯眼的旗幟來看,其中,有道門諸脈,昆侖水晶湖,真武,青城,崆峒,太乙道院,句曲山,閣皂山,龍虎山,明庶門,仙霞派,閬風(fēng)派等。
有佛門諸脈,白馬寺,天王寺,大慈恩寺,飛來峰,幻海寺,千葉禪院等。
有儒教各脈,白鹿洞書院,武煉師門,青箱學(xué),文成王丘家,武成王敖家,江右派,南中派,王門,北王門,正學(xué)書院,文明書院,桃花崗等。
除這三教以外,又有經(jīng)歷過上一次天督傳位的大大小小一些門派,如步云山莊、煉劍山莊、滅劍闕、情花谷、紫熒古院、吟宵醉道、泉勢千秋、瑤仙宮……
還有許多在最近幾百年內(nèi)興起的幫派聯(lián)盟,也不乏慷慨高歌之士,披甲執(zhí)銳,高舉戰(zhàn)旗,粗略一看,也是漫山遍野,有響遏行云的聲勢。
至于那些以個人行事而聞名,反而蓋過了自己出身派門的一方豪杰,江湖散人,甚至于一些亦正亦邪的梟雄人物等等,更是千枝百流,不勝枚舉了。
五皮郎中來到天督山附近之后,出示了天督使者的諭令。
方云漢就看見遠(yuǎn)處山頂上有一道鏡光如柱,照落下來。
即使是在白天,那道光柱也是清晰可見,顯得極其明亮,不遜于正午太陽的光輝,然而真正落在身上的時候,卻是和而不烈。
只不過這一道光柱照下的時候,就連空氣中最小的微粒都會被照的纖毫畢露,甚至能夠看到人的念頭波動在從大腦等方位傳出的時候,也被這光芒照射出來,顯示成一圈圈漣漪。
不過這種關(guān)注也只是籠統(tǒng)的照射人的神魂念頭,并沒有深入刺探記憶想法的感覺。
光柱照在方云漢,五皮郎中和傲迎鋒身上,持續(xù)了大概有半刻鐘之后,鏡光忽然一深,光柱里面那種洞察萬物的性質(zhì),被轉(zhuǎn)化成一股奇妙的柔緩吸力。
神光接引,使得他們?nèi)缤硖幵谝粭l無需自我行動的傳送通道內(nèi),向著山上飄去。
方云漢的視線逆著這道光柱看去,身在半空,已經(jīng)能夠望見山上的風(fēng)景,最先映入眼中的,就是上千座明鏡臺。
這千余座明鏡臺,都是以青玉為基,供奉著通體銀白,徑約丈許的大鏡,鏡框和玉臺之上都有著許多圖騰中的花紋,鏡子背面則刻錄有三教經(jīng)文,鏡子背面的中心處必然鑲嵌寶珠。
明珠灼灼,有某一部分隱在暗中的人通靈感應(yīng),借助那些珠子的轉(zhuǎn)動,操控所有明鏡,向各方照射過去。
“這水天千道鑒,原本是上一代道門共主水晶湖主人,邀請數(shù)位好友一同打造的一套神兵,后來儒門上代一眾高手也參與其中,大乘佛尊聽說消息之后,親自為其開光點化。”
“千面寶鏡之力,集洞察,接引,守護(hù),攻伐于一體,而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絕的一種巧思,是在三教經(jīng)義之中,各取部分,借取三教數(shù)萬年來,億萬萬門眾曾研讀經(jīng)文留下的人道念力,匯聚成千輪人道靈光,深藏于鏡體之內(nèi)。”
“此種靈光,不會主動窺探登山者的記憶,但卻會引起外族自身的本能反意,一陰一陽謂之道,那種反意沖動,近似于大道規(guī)則的層面,是八荒之中任何對人族懷有敵意的外族都無法隱藏的。”
五皮郎中在這樣的接引神光之中,極其放松,面帶微笑的講解道,“這千輪明鏡鑄成之后,水晶湖主人反而覺得功用太過,光是留在道門之中,未免大材小用,就移交給天督山,成為了天督山上新設(shè)的第一道登山屏障。”
他們這個時候已經(jīng)來到山體大約三分之一的高度,前方出現(xiàn)了一座巍峨門戶。
這門戶實在極高,就算他們?nèi)吮还庵右w在半空,依舊要從這門戶的中段穿過。
這又是一套攻防一體的異寶。
天督山從山腳到山頂,分八方八道,共有八條山路,每一條山路之上,都有九座牌坊門樓。
在水天千道鑒完成之前,這八九七十二座牌坊門樓,才是天督山上萬年風(fēng)霜,屹立不倒的重要防衛(wèi)設(shè)施。
雖然這些牌坊門樓,在洞察能力方面,是比不上千座明鏡臺那種接近天地規(guī)則一般的程度,但是論起鎮(zhèn)壓封禁之力,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八九玄門天將大陣”一旦發(fā)現(xiàn)有半點異動,全面開放陣法之力,足可以勾連中土數(shù)十萬里山水地脈之氣,匯聚中央戊己,形成封神臺。
天督立足封神臺上,點將殺神,當(dāng)年山川之父,都曾經(jīng)在此大陣之下,被鎖住神魂,連斬十二刀,魂體碎裂如云,遮天蔽日,遭受重創(chuàng)。
方云漢他們過了這條路上的九重門戶,入得山頂,就見宮殿錯落,過道穿插井然有序,飛檐小頂,處處緊湊而不逼仄。
其中最大的那座宮殿里面,似乎有數(shù)萬道半尺大小的身影盤踞各方,漂浮于半空之中。
方云漢一眼看去,就知道,那是因為這座大殿內(nèi)部空間,進(jìn)行了擴張,內(nèi)里實際的大小,至少要比外界看起來大上千倍,所以正常體型的眾人進(jìn)入那座大殿之后,旁人若從外界去觀看,反而會覺得他們的身影縮小了。
而那里所有的身影,都共同仰頭觀望著一座巨大的投影地圖。
五皮郎中來到這里,折開背后背著的那座藥箱,藥箱子里面頓時飛出一卷圖錄。
那一張圖,飛入中心大殿之后,立刻虛化,也變的如立體的投影一般,群峰從卷面之上突兀而起,河川下沉,谷地凹陷,剛好補上了那座投影地圖的最后一塊空缺。
投影地圖前方,一個面色古板嚴(yán)厲,眉目凜冽如裊的法袍男子往殿外看來,神情間出現(xiàn)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和緩,對著五皮郎中點了點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