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方云漢撤去手上最后一點星漩,看起來又有所得,神采奕奕地說道:“這樣看來,造父之龍的道路,倒是剛好跟我所聽過的盤古神話,十分貼近了。” “經過剛才的交手,我對司天之座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要能夠獲得駕馭這尊至寶的資格,只怕現在的人族也不會有幾個人吧?” 他補充道,“何況還要考慮到道德心性。” 徐帝君既然有心請他在天督傳位之時幫忙,對于這些并不算太隱秘的事情,自然也不會有所隱瞞,開口便道:“確實,目前老夫心中也只有三個候選人。” “居然有三個?”方云漢一笑,“該不會是把大乘佛尊算進去了吧?” “呵,老夫還不至于如此不智。”徐帝君聽他有玩笑之意,眉宇之間也輕松了一些。 若是只論武功和威望,大乘佛尊自然都足以當選一任天督,然而時至今日,這位佛門領袖已經有了萬年修為,創天佛掌證道,就算沒有司天之座,也不弱于歷代天督。 萬一讓他接掌了司天之座,變得同樣只剩下千年壽命,那就太過得不償失了。 徐帝君接下來就和方云漢講了講他所看上的那三名候選者。 一者,是紅云驕子。此人在江湖之中擁有多重化身,經常以預言一般的方式,針對各地的一些邪道暗流,誘導幕后的野心家出手,掐滅正道之中的種種隱患。 他的武學修為,也不容小視,初出茅廬之時,便似乎雜糅百家之所長,又有中土龍族的神功秘藝,信手拈來,無一不是曾令人如雷貫耳的舊日絕學。 那時候關于他的來歷,是武林中長盛不衰的一個話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是來自中土龍族,是天督麾下邊境大軍中最精銳的一支傳承。 以至于,等到紅云驕子在武林道上成名數百年之后,才有人窺破他佛門根基,知道了他居然是大乘佛尊的弟子。 第二名候選者,是道門中人,如今的道門諸脈之主,逍遙教主學千秋。 五百年前,上一代道主傷勢沉重,無力回天,自封于水晶湖之前,收下學千秋為徒。 其后不久,學千秋就展露出昆侖道體,五華圣氣,道家元功高妙超群,令許多道門名宿都為之嘆服,認為他是上代道主特意隱藏、苦心培養的真傳弟子。 后來泰古艨艟巨艦現世,當年鄭玉瓊宗的麻羅教派殘黨密謀策劃,試圖拉扯中土西州八萬里廣袤山川墜入陰影世界,作為他們新的根基所在,又聯系邪靈等異族結下盟約,牽制天督。 后來正是由逍遙教主擘畫,斬斷了泰古艨艟巨艦與麻羅殘黨之間的聯系。 他又勘探西州實況,繪制了法器圖紙,邀請道家各脈,修改水天千道鏡,暫時組成九宮鎖魔塔,配合天督山之力,鎮壓西州,克制了先天五鬼搬運大法,把當時已經有一半沉入陰影世界的西州土地,又拉了回來。 中土人族這才尋得機會,徹底剿滅麻羅殘黨,得以趁勢擊退邪靈一族。 此役之后,他便理所當然地登上了道主之位。 徐帝君對此人考察已久,認為這位逍遙教主處世溫潤如無物,必要的時候又不乏雷霆手段,而且能耐得住性子,長期坐鎮一方大勢力。 在穩妥細致、為人尊長這些方面,倒是比喜歡化身走跳各方的紅云驕子,更適合一些。 當然,這還只是兩名候選者。 在徐帝君心目之中,儒教當下也有一位玉圣人,可以與前二者相提并論。 五百年前,七罪魔君在南荒那一場開天辟地引發的大混戰之中,儒教的老教主,隕落于萬魔圍攻之下。 臨終絕筆之際,那位老教主血染征袍,萇弘化碧,浩然正氣滾蕩九天,作白虹貫日一擊,穿透那新開辟的魔族世界,甚至穿透原有的九天蒼穹,直擊到大日之上。 天外大日,被撼動波瀾,落下無數流星火雨,帶著萬魔千邪一同殞滅。 老教主死后,他畢生之中的文華精粹,在大日真火之中,盤亙許久,吸收無窮真火之氣,孕育靈性,化生出了一尊太陽精魂。 那一縷太陽精魂尋著儒教精義的指引,轉世投胎,降生成人,落入中土云州一個書香世家,不久就被儒教高人找上門去。 儒教高層三十六位垂垂老矣、用來當做教門底蘊的大高手,輪番教導,才養出了一個二十歲就鎮守一方的絕代奇才,被稱為“太陽星轉世”,天命所歸的儒教掌教。 現在,這位玉圣人更是已經有了四百多年的修為。 四百多年光陰,放在一般的武林高手身上,也不過是碌碌無為,中人之姿,但是放在他這樣的人身上,便如龍潛深淵,愈發的深不可測。 徐帝君三年前去看過他一眼,就可以斷定,他的養氣造詣,劍術境界,已經是現今儒教之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紅云驕子,學千秋,玉圣人。” 方云漢咀嚼著這幾個名字,意味莫名的輕笑了一聲,問道,“剛好都是三教中人?” 徐帝君一片坦然,說道:“并非是老夫特意從三教之中挑選,而是三教數萬年來傳承不滅,底蘊深厚,又能廣納賢才,在中土的人脈實在是太廣了。” “就這么說吧,一些小門小派里面,如果出了一位真正的天才,那么等他有所成就之后,必定會通過種種人脈,與三教扯上關系,如此才能得到更多的培養,為我人族更添一份戰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