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的天氣,冷暖適度,天上白云漫漫如山,時而遮蔽陽光,帶來一陣清涼。 一條足足可以供八匹駿馬一同狂奔的官道,從城中穿出,蔓延到荒野之中,向著遠處群山鋪陳而去。 幾百名提刀跨劍的武林人士,陸陸續續的從這條路上走過。 其中有兩名年輕的騎手。 一個長得模樣周正,發絲微微泛黃,身上卻是一身鮮紅的武服,用金線繡著麒麟的圖案,祥瑞云團,整潔如新,華貴非常,背后背著的一刀一劍,也絕非凡品。 刀上隱隱泛著寒氣,刀柄纏著一條藍色絲巾。 劍上鑲著一塊鱗片,劍柄晶瑩剔透如玉石,一條明黃劍穗垂落下來。 與他同行的另一個人,身上服飾就要簡樸的多。 那是一個手持折扇的風雅少年,身上的衣服用料青白,并沒有什么復雜的刺繡圖案,身上也沒有帶武器。 他手里的那把折扇展開來時,扇面上畫工不怎么樣的一只水墨仙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尋常街頭上五文錢就能買一把的廉價玩物。 “咱們出來也有一段時間了,再買了這兩匹馬,身上帶的銀錢,已經用了大半了。” 搖著折扇的少年人,一手摸著馬鬃,說道,“這樣只出不進可不行啊?!? 旁邊紅衣的年輕人笑道:“憑咱們兩個的身手,難道還需要為銀子發愁嗎?” “大不了隨便到哪個縣衙去看看,有沒有懸賞的江洋大盜,循著線索過去……”他用手比劃了一個動作,說道,“一刀輕輕揮過,大筆的銀子就到手了呀。” 折扇少年微微搖頭,卻也沒有再說什么。 紅衣服的年輕人又道:“再說了,這一片你來我往的江湖上,處處都藏著利益牽扯的門道,只要成了名,千百條賺錢的路子,不用咱們去找,就自己會送上門來了。” 折扇少年笑道:“你說的倒好像自己已經是一個久經風霜的老江湖一樣?!? “這可是你爹、我爹,一起給我講的那些故事里面,藏著的道理。” 說到兩個爹的時候,紅衣青年拍了拍自己背后的一刀一劍,臉上有些可惜的模樣,說,“可惜你只喜歡聽鏡子大師講經,每一次我爹和聶伯伯說到江湖上的那些事情時,你都在旁邊打盹。” 折扇少年仍笑了笑,不曾開口,心中卻想:江湖上的故事,說到底都是打打殺殺,哪有佛經里那些奇聞怪談更有趣。 江湖上的人,在他們那兩個父親的口中,總脫不開幾種特質,爭強斗狠、好面子,癡迷武功,追捧高手,要么就是爭搶美人,貪奪金銀。 所作所為似乎都有一種固定的模式,聽到了故事的開頭,也很快就可以猜到接下來的發展。 而佛經中記載的,那些佛陀,菩薩,仙人,國王,思維總有與常人不同的地方,他們不把正常的侮辱當作侮辱,就算被打了臉,也可能一笑置之,卻又有可能,會因為一件小事,便發兵滅國。 有佛陀光一講法,便能現出三千種祥云,震動恒河沙數世界,卻坐視自己一族,被凡間國王滅盡。 還有菩薩幻化萬千,每一道化身救世渡人的故事里面,總不乏奇趣怪誕。 叫人根本猜不到故事的結局會是什么。 這不比江湖刀劍趣味的多? 紅衣青年不知自己好友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事,只看著他一副雙眼微瞇,以扇掩面的模樣,好像又沉浸到佛家的靜雅禪韻之中,便故意唉聲嘆氣起來。 “聶風吶,其實你爹跟我講故事的時候,還常常聊到一些關于你的事情?!? 聶風奇道:“哦?” 紅衣青年——斷浪模仿起一個滄桑男人的口吻:“當初本來是我聽大師講經,化解祖傳的瘋血,卻不知什么時候,顏盈和風兒,對那經文比我更上心了。” “萬一風兒哪一天想不開遁入了空門,我的兒媳、孫兒,豈不是都成了空談了?” 唰! 聶風合扇在斷浪肩上敲了一下:“你??!你想調笑,何必借我爹的口吻?” 聶人王歸隱之后,近些年來,雖然愈發放蕩不羈,甚至能帶著冰糖葫蘆去逗小朋友玩,但是,應當還不至于跟晚輩聊到自家孩兒的婚事。 畢竟他和斷浪的年紀加起來還不到四十,而當今的風氣,男子大多成婚的晚,就算是女兒家,若是有意出門闖蕩的話,年近而立不成婚,同樣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 那成家立業,哪里是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的? 聶風不愿再糾纏于這個話題,索性換了個斷浪感興趣的,將折扇往前路上一指,說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從泰山出來,這一路上,但凡有些功底的江湖人士,都在往同一個方向前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