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補天-《新書第五倫》
第(1/3)頁
眾所周知,魏國第一次文官考試中,甲榜有三名郎官最受皇帝器重。
大儒之子伏隆不辱使命,第五倫常用他來搞“外交”,出身卑賤的窮儒承宮,第五倫喜歡用他來做具體實事。
理論上名列第一的茂陵杜氏之子杜篤,則因為學(xué)識淵博,善于詩賦文章,常被第五倫帶在身邊做顧問,當(dāng)需要文采飛揚的詔令時,常由杜篤代筆潤色,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皇帝親自寫的呢!
而今日,隨駕在側(cè)的杜篤,也有幸見證了新末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場決戰(zhàn)!
至于為何?按照第五倫的話來說就是……
“總得有人記下這場仗,告訴后人發(fā)生了何事。”
杜篤就在第五倫邊上數(shù)步之內(nèi),雖然決策時插不上嘴,但該看的地圖他也看過,第五倫的公開命令亦聽在耳中,要論對整場戰(zhàn)爭如何發(fā)生,何以打到這種程度,杜篤應(yīng)當(dāng)了然于胸。
但文人的腦回路與普通人確實不同,杜篤雖然親歷了戰(zhàn)爭,親眼目睹了廝殺與死亡,但畢竟離慘烈的戰(zhàn)線還有一段距離。于是他眼中的戰(zhàn)爭,少了些慘烈與悲愴,反而看到了“史詩”之感。
杜篤目光貪婪地看著那些聽從指令移動的兵陣,雙耳被吶喊與鼓點充斥,他腦子則在飛速轉(zhuǎn)動,事后要如何形容這場仗?
他想起了古老的神話。
“傳說古時候,共工氏與祝融戰(zhàn),怒觸不周山。”
在杜篤看來,新莽之后的亂世里,秉承火德的諸漢猶如祝融,而攪得天下大亂,導(dǎo)致天柱折,地維缺的共工,仿若赤眉軍。
回想他一路東來的所見所聞,和亙古傳說更像了,在赤眉軍肆虐下,天破了一個大窟窿,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戰(zhàn)火爁焱(làn yàn)而不滅,黃水浩洋而不息。更有匈奴等猛獸吞食黎民,綠林赤眉鷙鳥攫走老弱。
古時的大災(zāi)難,是女媧煉五色石補救了蒼天,而今,又該由哪位英雄來結(jié)束亂世呢?
他抬起頭,看到了頂上的五色旗、箏。
“當(dāng)然是魏皇陛下!”
第五倫起兵以來討平三河、扶風(fēng),滅劉伯升,猶如斷鰲足以立四極,又殺涼州黑龍、濟多災(zāi)冀州,近來更向黃河宣戰(zhàn)!豈不若女媧積蘆灰以止***?
但若想徹底補上這破裂的蒼天,還是得將杜篤眼中攪得天下大亂的“罪魁禍?zhǔn)住苯o平了。
于是這場交鋒,在杜篤心里,儼然成了諸神黃昏,對面的赤眉使勁渾身解術(shù),在樊崇負隅頑抗下,數(shù)不清的狡蟲撲面而來,禽獸蝮蛇,張牙舞爪,螫毒亂飛,英勇的戰(zhàn)士遭其攫噬。
但第五倫就更厲害了,杜篤已經(jīng)在心中擬好了辭藻:“吾皇師出于濮水之上,駕雷車而服應(yīng)龍,當(dāng)是時也,鹖鳥鼓角,豹尾進掃……猛虎在前,雙兔在后,蒼鷹展翅。大合鬼神,作為清角。”
第五倫麾下的每個軍團都被杜篤比擬為神獸,甘于聽從驅(qū)使,王莽在昆陽大戰(zhàn)里弄巧成拙的“猛獸軍團”,反倒在文學(xué)里實現(xiàn)了,而杜篤的作品,注定要比昆陽對勝利者的吹噓更狠十倍!等到后世信以為真,搞不好第五倫就要被授予“位面之子”的雅號了。
而第五倫本人呢?杜篤一定會把他形容成黃帝、女媧的化身,在車上從容指揮,改進過的通訊系統(tǒng),讓第五倫的耳清目明,知道敵人一舉一動,也無形中加速了命令的下達,至少使喚起嫡系來,當(dāng)真猶如臂使。
如此,才能擋住樊崇親帶精銳的突擊,赤眉軍這巨人的頭被皇帝的“雙臂”死死扳住,他手中巨斧曾橫掃礙路的樹木,劈開壓在頭上的大山,可如今,再怎么努力,也沒法將天劈得更裂了……
隨著魏軍預(yù)備隊加入戰(zhàn)場,很快扭轉(zhuǎn)了局面,開始推著赤眉軍往外打,戰(zhàn)爭正式進入反攻階段!
……
同在軍中,同為文士出身,河內(nèi)人向子平對戰(zhàn)爭的感觸,與滿心華麗想象的杜篤卻截然不同。
杜篤看到的是宏觀宏大的一面。
向子平所見,則是微觀與個體的一側(cè)。
樊崇對后軍的突擊,嚇了民夫們一大跳,當(dāng)場就有不少人按照先前約定好的“像雙兔一樣逃走”,打算開溜。然而魏軍秩序尚在,后軍的軍正很快將被攔住的幾個逃兵斬殺在眾人面前。
而赤眉軍的突觸也并未深入后軍,反倒被第五倫派出的生力軍攔住。
嘈雜混亂中,校尉在高聲呼喝。
“民夫隊也別愣著,跟上去,箭矢不能停。”
沒有經(jīng)過嚴(yán)格訓(xùn)練的普通騾馬,在前線是站不住腳的。民夫們就要充當(dāng)人形騾子的角色,背著一筐筐箭矢緊隨弓手隊,這些被方陣保護在內(nèi)的脆弱遠程兵種位置并不固定,而是隨著戰(zhàn)線的推移與變化,跟隨狗旗的指示而挪動……
沒錯,弓弩的旗號就是狗,黃狗,這也是戰(zhàn)國的老傳統(tǒng),沒人知道為什么,倒是皇帝第五倫有個諧音解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论坛|
玉门市|
桐柏县|
夏邑县|
保德县|
阿勒泰市|
浦县|
阳信县|
清水河县|
甘谷县|
信宜市|
太白县|
沙洋县|
深州市|
贵定县|
福州市|
永寿县|
清河县|
蒙阴县|
拉萨市|
南投市|
镇沅|
桦甸市|
防城港市|
婺源县|
鄂州市|
泸溪县|
长沙县|
同仁县|
岚皋县|
康马县|
德阳市|
柳江县|
广东省|
广水市|
江源县|
昔阳县|
周至县|
固始县|
仁怀市|
会东县|